赵贲之所以敢如此硬碰硬的作战,依仗的就是他自长城防线带来的两万精锐士卒。这些将士久戍边关,常年与匈奴打交道,可谓身经百战,因此对中原地区的军队毫无畏惧。刘邦觉得经过休整自己的部下已经很不错了,可没想到樊哙、靳歙两员大将齐出,竟然还是占不到便宜,看样子竟被秦军困在阵中。刘邦慨叹,秦军之强,今日始得见。自沛县起兵以来,刘邦所遇秦军绝大部分都是地方部队,即便是司马橺所部,也不过是章邯将骊山刑徒临时组织起来,稍加训练的队伍。唯一的一次与秦军正规军的较量,还就是成武城下与苏角的交战,只是那个时候苏角的军阵首先被东郡郡守和郡尉的败兵给冲散了,没有能够形成有组织的抵抗,因此刘邦也没觉得秦军战斗力如何强悍。但今天不同,双方是同等条件下的交手,秦军优势的一面彻底展现出来,樊哙、靳歙二将虽勇,但他们的部下可不是秦军的对手,混战的结果就是秦军逐渐占据上风,樊哙与靳歙刚开始还能耀武扬威,来往冲突,到后来竟被困在当中不能动弹,看起来再过片刻竟是要战败。
刘邦看到这可真有点急了,心说这赵贲可以呀,居然可以困住我两员大将,难怪王离会分兵给他让其单独行动,确实能够独当一面。刘邦看向曹参,心说你可悠着点,樊哙不是别人,那是我妹夫,我总不能眼看着他战死呀。就算抛开这层亲戚关系不谈,我们现在要兵有兵,要将有将,也不能就这么看着见死不救。
曹参明白刘邦的意思,他也不可能让樊哙、靳歙二将去送死,这么做的意图其实就想看看赵贲的真实本领,以及他所带秦军精锐真正的战斗力。曹参意识到西征之路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他也做好了艰苦作战的准备。但究竟有多苦,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曹参心里也没底,现在初次与最正规最精锐的秦军交手,他当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观察一下秦军的组织与战斗力。
眼见樊哙、靳歙渐渐不支,曹参觉得差不多了,再等下去一是局势难以控制,二是刘邦或许就会骂街了。这一次曹参也不保留,他也不挥动令旗,直接抽出佩剑高空一扬,然后向前一指。这是全军进攻的信号,刹那间战鼓齐鸣,号角连天,旌旗摆动,阵脚上一直密切留意战场发展的,关心樊哙、靳歙安危的周勃、灌婴、夏侯婴、任敖、曹无伤、傅宽等将,加上刚到军中准备立功的陈武一见信号发出,一声怒吼,各自催马,带着所部排山倒海一般冲进阵中。
赵贲迎敌前想到过会发生混战这种场面,但没想到刘邦居然一个不留,让自己的部下全部投入战斗当中,既然一开始就亮出底牌,自己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他长枪一举,同样给出信号,出战的所有秦军也投入到战斗当中。
刘邦兵马不多,西征时也就两万来人,加上陈武带来的四千,凑在一起也不到三万。如果算上郦商来投与陈留的降兵,人数可到三万,但为了表示自己的恢宏大度,刘邦把这些兵马全部交给郦商统领,因此他手下实际上还是两万多人。赵贲奉王离将令带两万兵马增援苏角,但他赶到时成武已经丢失,苏角也已经败退,其后苏角返回巨鹿,除了随军亲信之外,剩余的兵马都给了赵贲,因此赵贲手下实际上也是两万多人。今天双方在启封城下爆发激战,兵力大体相当,可谓一场好杀。赵贲优势在于秦军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刘邦优势在于手下有众多名将,个人战力突出,可以弥补军队素质与训练能力的不足,因此这一场混战刚好是旗鼓相当。
当时的作战条件,特别是两军混战,取胜的关键主要还在于人数上的优势以及临阵的组织能力,也就是各兵种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名将之所以为名将,就在于他在千军万马当中可以有效指挥各兵种间的相互协同与相互支援,而不是他个人作战能力有多么突出,当然向项羽那样具有万人敌能力的除外。赵贲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一名将领,尽管刘邦手下都是一些猛将,一对一单挑能力很强,但赵贲组织得力,加上秦军训练有素,与刘邦所部鏖战竟是不落下风。
刘邦见自己投入全部兵力都不能取胜心中可有点着急了,他看看曹参,心说你得想些办法才行。曹参也很焦急,他也没想到会这样,按说自己已经很有耐心了,首先让樊哙、靳歙打头阵拖延赵贲的力量,一直等到最后才全军出动,满以为可以一战击溃秦军,不料想正规秦军的战斗力确实惊人,远不是那些地方部队可比,竟然还能阻止其有效的抵抗。曹参心里琢磨,这样的情景如果换成反秦势力的部队,不管是哪一路,恐怕都难逃脱失败的命运,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当初平定六国的秦军究竟有多强大。
曹参知道刘邦的意思,可除了一些中军亲兵,现在所有的兵将都派出去了,如今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这些亲兵投入战斗了。曹参也知道,按目前的局势,即便自己冲进去,对整个战局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这不过是自己一种姿态罢了。
就在曹参准备亲自冲锋的时候,忽听战场一侧号炮连天,跟着一队兵马出现在秦军的北面。
刘邦西征,赵贲迎敌,双方自然就是东西方向,而秦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