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对会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为了赶回咸阳对付赵高,甚至提出了主动放弃自己兵权的条件。&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放弃兵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的生死已经完全掌握在项羽的手中,因为他已经没有能力与项羽抗衡了。不过项羽也知道,章邯看似放弃兵权,但他并没有将兵权交给自己,而是给了他身边的两位副将,即司马欣与董翳。未来的日子里,如果自己做出什么不利于章邯的事,相信这两位一定不会袖手旁观。除了跟随章邯这么久的交情之外,自己偷渡三户津,兵取“邺之西冈”的做法也让董翳和司马欣对自己起了戒心。
会盟这样的结果对于项羽来说也是无奈之举,他何尝不想在战场上彻底解决这二十万秦军,既快意恩仇,又能极大提升自己的政治威望。但通过这两次和谈项羽意识到,自己确实已经有心无力,力所不逮。既然已经不可能实现最理想的目标,那么接受这种次优的结果也是项羽可以接受的。
史书上关于棘原之战的记载只有寥寥五百余字,其中陈余的劝降信就占了整整一半的篇幅。撰写史书的司马迁为何要这么做呢?一向惜字如金的他为何不将这些宝贵的篇幅来把战役的过程讲的更清楚一点呢?现在我们终于懂得司马迁老先生的良苦用心了,原来章邯与项羽的和谈从始至终都是章邯掌握着和谈的主动权,最后的结果是项羽被迫接受了和谈,因为章邯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这个机会直到最后一刻都还摆在他的面前。但面对最后的胜利,章邯却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非不能也,而不为也!为什么要放弃,因为当时的局势确实到了陈余在劝降信中所说的那样,是“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章邯已经没有退路了。既然如此,我为何还要为大秦卖命呢,莫不如另起炉灶,自立山头,就像陈余说的,“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不过作为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还是对大秦有着最后一丝眷顾,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换来项羽的支持,亲自到咸阳去杀了赵高。大秦纵然覆灭,但绝不能亡在赵高这种人手里,那才是对先帝嬴政,对丞相李斯,对战死的无数的秦军将士最大的不敬。
项羽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在自己已经进攻不得,后退无路,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坐以待毙的处境下,面对章邯抛来的橄榄枝,面对章邯的和谈请求,项羽只能接受。如果再坚持下去,定陶之战的悲剧可能就又会重演了。解决掉章邯这个棘手的问题,自己就可以带领兵马直捣关中,说不定返回咸阳的章邯还可以为自己做内应呢。
项羽抽出一支羽箭,当场折断交给了司马欣,让他回去告诉章邯,说我答应与章邯将军会盟,他提出的条件我都答应,并且我会让龙且、季布带领十组乌家战士随他到咸阳,协助他共灭贼子赵高。
这一次双方都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项羽让龙且、季布带领乌家战士即刻到章邯大营去,这就相当于人质了。章邯也不犹豫,当着龙且、季布的面,把自己的兵符给了司马欣,令箭给了董翳,算是彻底交权,履行自己的承诺。
项羽突入洹南,与坚守棘原的章邯对峙,然后双方都难以为继,最后决定握手言和。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双方主将将亲自出席会盟仪式。在双方还暂时敌对而又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最合适的会盟地点就应该是在双方营垒的中间,而不是跑到任何一方的地盘上,这才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据《复活的历史》作者李开元教授实地的探访,章邯同项羽最终的会盟地点应该是在柴库村。
柴库村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这里也是当年苏秦合纵成功,拜受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印的所在地,苏秦拜相台的遗迹至今尚存。这个地点,充分证明了最后停战时双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巨鹿之战”以及“棘原之战”的史料很多,通过研究这两大战役,了解秦汉史的人也很多,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很多的研究结论,但真正为了考察巨鹿之战而亲到现场看一看,并回来告诉大家,章邯与项羽会盟的准确地点是柴库村的就李教授一人,千古唯此一人。这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应有的态度,这里向李教授致敬。
为了缩短补给线,项羽的营垒必定扎在靠近洹水的地方,而柴库村又处在章邯军营与项羽军营的中间,无形中也就可以确定章邯棘原大营的准确位置。确定了地理位置,在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结合历史事件由此往前一步步反推,就可反证我们前面的一系列结论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这里有一点需要解释的地方,那就是安阳这个地方原来属于魏国,那么在项羽与章邯棘原对峙的时候,那位魏王魏豹在做什么呢?将时间向前追溯,临济城章邯大败魏齐联军,当时的魏王魏咎为救百姓自焚,其弟弟魏豹缒城而下逃到了眙台面见楚王熊心。其后东阿城项梁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