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这四个人项羽有所谋划,因为这是目前头等的大事,那么其他的人怎么办呢,这可是个大问题,搞不好是要起内乱的,于是项羽召集自己核心成员商议此事。
此时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先说的,大家突然对项羽改口了。之前有人称项羽为少堡主,这是项羽身边核心将领,譬如龙且、季布等这样称呼;有的人称呼项羽为鲁公,这是按照楚王熊心当时给项羽的封号叫的,诸如陈平、共敖等人这样称呼;还有的人直接称呼将军,这是普通战将,诸如周殷、周兰、萧公角等人这样称呼。但现在不同了,这些称呼全都没有了,都改口为项王。
项羽很纳闷,他私下也向龙且、季布等几个人问询过,都说不清称呼的来源到底出自哪里。项羽又去问韩信,韩信告诉他,说这件事的根源还在于大家决定将义帝迁都的事。您想一想,当初是义帝熊心封您做的鲁公,殷墟会盟您答应章邯做雍王,也就是说之前楚国那套体制已经不存在了,事情完全由您掌控,大家称您为项王,就意味着大家已经默认您的地位了,承认您才是天下共主,愿意接受您的册封。
项羽点头,韩信的这番解释合情合理,打消了他的顾虑,得以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如何分封的事情中来。
现在天下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大秦已经覆灭,除去这些反秦的有功之臣,剩下的留在当地的有势力的诸侯也就是齐国的田市、燕国的韩广、赵国的赵歇以及韩国的韩成。这四位之外,还有一位魏王魏豹,不过他跟随项羽入关,现在还在军中,暂且不算。
陈平建议,说项王您应该先列出有功之人的名字,这样便于我们共同研究。
项羽说我已经想到了,而且做好了准备。他当即拿出早就写好的竹简让陈平等观看。排第一位的自然是刘邦,功劳是先入关中灭秦;二、三、四位则是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功劳是弃暗投明,殷墟会盟;后面的是张耳,坚守巨鹿有功;再后面的诸如英布,作战有功;司马卯,平定河间地;申阳,平定河南地;共敖,平定南郡等等,就连番君吴芮都列上了,一共是十四人。
陈平看完想了一想,说这十四个人都是有功之人,加上原先的那四位原本就有王号的人共是十八位,不知道项王心中是作何打算的。
项羽看了一眼陈平,“先生的意思是……”
陈平微笑,他看了看身边的范增、韩信、季布、龙且、虞子期、钟离昧,确信这都是项羽身边最核心,最信得过的人了,然后低声道:“我是想问项王,分封后您是想与这些诸侯王和平共处,还是等上几年后将他们逐一消灭,然后如嬴政般开创帝业。”
陈平话一出口满座皆惊,就连项羽心中都咯噔一下,心说这陈平好厉害,竟然直指我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可是陈平话已出口,不回答也不行,项羽也低声道:“事已至此,如何可行,自然要乌家堡南归。”
项羽没说自己要不要当皇帝,可是他打算让乌家堡南归,自然就含有这个意思。陈平是聪明人,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也就明白项羽的真实想法了。
陈平看着项羽,“项王若想天下太平,分封时自然要公平,不藏私心。只是项王既有意于天下,我的意思是不妨在分封时留有一些缝隙,这样便于日后行事,等各诸侯间有了变化,大王只需雷霆一击,天下即可平定。
项羽不动声色,“先生有何高见教我?”
陈平手指着项羽写出的这份名单,“魏豹、韩成、韩广、田市与赵歇,这五人是不能动的,因为他们已经各自复国成功。在有功之人中,英布、吴芮、共敖可划分到一处。吴芮与英布是翁婿关系,共敖是原来楚国老臣,又帮助项王平定南郡,可以将他们之间的封地划分在一起,想来他们无异议。张耳功劳虽大,但他是赵国的臣子,因此他其实是与申阳、臧荼以及司马卯并列的,算是有功之将,可将他们封在一起,这样比较合适。再有就是田安与田都二人了,当初齐国田荣与各路诸侯不睦,巨鹿之战时也未出兵,倒是田安与田都悍然出兵,得罪了田荣,因此分封时他们是一类的,项王只要利用他们各自的矛盾,在他们中间略施小计,不出多少时日他们必定相互攻伐。等到他们鱼死网破之时,项王只要兵锋一出,丁可席卷天下。只是有一点项王要注意,那就是先定中原,再平南方。”
陈平心机颇深,这一席话已经奠定天下大势。项羽当然明白陈平是要自己利用诸侯间的矛盾从中行事,这样一来,不用自己动手,诸侯间的火并在所难免。南方英布、吴芮、共敖不会北进,西边的刘邦被困在汉中,有三秦王阻挡出不来,自己只要等上一年半载,就能扫平赵、魏、齐、燕等国,到时席卷荆襄不在话下,最后兵进汉中,荡平刘邦,天下就可一统。
项羽对陈平施礼,“先生金石良言,项羽受教了。”
有了既定方针,剩下的具体细节就好办了。臧荼是燕王韩广的臣子,如果把臧荼也封为燕王,韩广必不忿,二人早晚会有一战。将齐国一分为三,让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