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溯源
传说中,伏氏出自圣人伏羲,伏羲和女娲兄妹创造了人类,从这个角度来看,伏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了,到了春秋时期,伏家出了一位名人叫伏不齐,他是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弟子,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者之一。
家族渊源
伏皇后门第显赫,作为伏羲的后人,家学渊博,先祖由陈国迁到鲁国,伏不齐之后,伏生任秦国博士,伏生活了99岁,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已经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伏生极受后人的尊崇,在文庙里和孔子一起享受叩拜。
伏生的后裔世袭五经博士,伏生曾孙伏孺在汉武帝时将家迁到了东武,伏孺的曾孙伏理是当世名儒,用《诗经》教授汉成帝,任高密太傅。
伏孺的儿子伏湛由博士起家,王莽时任绣衣执法,升后队属正,更始时期,任平原太守,平原郡因为他在动乱时得以保全,东汉建立后,伏湛得到重用,拜尚书,制定典章,任司直,行大司徒事,光武帝出外征战,他常留京镇守,建武三年,代替邓禹做大司徒,封阳都侯,成为东汉的开国元勋,建武六年,改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户。
伏湛曾孙伏晨是伏寿的高祖父,袭爵,娶高平公主。
伏寿曾祖父伏无忌为侍中、屯骑校尉,受诏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又受诏与黄景、崔寔等人一起撰《汉记》,还编成《伏侯注》,记事上自黄帝,下迄汉质帝,伏无忌女儿为汉顺帝的贵人。
伏寿祖父伏质官至大司农。
伏寿父亲伏完袭爵,深沉有大度,拜侍中,娶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伏寿不是公主所生,但因是伏家唯一的女儿而备受宠爱。
立后之前
汉献帝九岁被立为皇帝,董卓为丞相,加封太师,控制了东汉政权,次年,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许多地方豪强响应了这次起兵,自此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起义军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包围洛阳,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王允任司徒,主持政务,他表面依附董卓,心向汉室,伏寿在迁都长安这一年被选为贵人,伏完迁执金吾。
初平三年,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孙瑞、中郎将吕布联合刺杀了董卓,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王允气量狭小,长安政局不稳,董卓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杀死王允,李傕升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池阳侯,后又升大司马,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控制了东汉政权。
母仪天下
在动荡的政局中,伏贵人忠实地陪伴汉献帝,受家学影响,聪惠仁明,有闻于内则,汉献帝对其非常宠爱,连生二子,兴平二年,十五岁的汉献帝立伏贵人为皇后,伏完拜辅国将军,仪同三司。
同年,李傕和郭汜产生了矛盾,两人带兵互相攻杀,长安城一片混乱,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的护送下,从长安逃往弘农,进驻安邑,摆脱了李、郭的控制,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子。
建安元年,回到洛阳,杨奉被封为车骑将军,董承被封为卫将军,汉献帝纳董承的女儿为贵人,杨奉出城屯兵保卫洛阳,董承和韩暹在朝中辅佐,董承和韩暹发生尖锐矛盾,杨奉和董承请求曹操援助,曹操进驻洛阳,说服汉献帝,和其迁往许昌,曹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时中原地区是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孙策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刘璋割据益州,凉州为韩遂、马腾,公孙度盘踞辽东。
建安四年,董承升任车骑将军,汉献帝密令董承诛杀曹操,后密谋暴露,董承及其女儿董贵人都被曹操杀害。
但汉献帝不甘于当傀儡皇帝,伏皇后为夫解忧,积极为皇帝出谋划策,并联络伏氏家族,计划一举铲除曹氏。
建安十四年,伏完逝世,由儿子伏典嗣侯。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的密谋被曹操得知,曹操替汉献帝拟好了废后诏书,汉献帝不敢违抗,伏皇后及其两子都被杀,伏氏家族有百人被杀。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