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啊!是杨德山在炕沿缝里捡到一个玉米粒,放到了火盆里,结果崩出一个玉米爆花。
杨老太太指着他的头道:“这老不正经的东西,我不理你了,给儿子做饭去喽!”
杨宗听老两口拌嘴挺逗人,忍不住地“哧哧”笑了起来,又生怕老爸说他,急忙把被子蒙在头上,但还是笑得浑身乱颤。
杨老太太见儿子浑身发抖,急忙问道:“儿子,儿子,是不是冷啊?妈再给你盖上一双被子吧。”
杨宗道:“不用了,妈你还是赶紧做饭去吧。”
“哎!”杨老太太答应了一声,转身要往厨房里走。
杨德山道:“你多扒拉一碗,给我也带一份,有他败的,还没有我吃的?”
杨老太太扭过头来,道:“给你带份,等着吧!喂狗也不给你吃啊!”说完转身进了厨房。
过了一阵子,杨老太太把一大盆疙瘩汤端了进来,把两个荷包蛋夹到一个大碗里,满满的盛了一碗汤,放在儿子的头前,道:“儿子,儿子,起来啊,趁热乎赶快吃,里面还有鸡蛋呢。”
杨宗坐了起来,端起大碗,滋遛滋遛的喝了起来,声音很大,嘴吧嗒的直响。
杨德山瞪了杨宗一眼道:“好像八辈子没吃过饭似的,你忙个啥呀?”
杨宗气呼呼的说道:“我又哪里得罪你了,我知道你看我哪儿都不顺眼,处处跟我找茬。我要知道你对我这样,不如死到外面得啦!”
杨德山把饭碗“砰”往炕上一摔,怒道:“说你一句怎么了?还死到外面,你去死吧,我看你小子没有那个骨气!”
杨老太太冲着杨德山吼道:“行啦!行啦!吃饭也堵不住你的屁股!就不行少说两句?这一天唠唠叨叨的,这日子没法跟你过了,明个儿咱就分家!”
杨德山瞪大眼珠子也吼道:“分就分,谁怕谁啊?你们俩现在就给我滚!滚!”说完一股身站了起来,一脚把一碗面汤踢下炕去。
杨宗见老爸真的动怒了,急忙跪在父亲的面前,哭着喊道:“爸,爸,你消消气吧。都是我的错,我错了,以后让你省心还不行吗?爸,您别生气了。”
儿子这一认错,父亲虽然满腹怨气,也不在说什么了,他穿上了鞋子,去了别人的家里。
一小盆面汤下肚,杨宗感到身上热乎乎的,他又在炕上躺了一会儿,忽然他想起了狐狸,于是叫道:“妈,给我找一件棉袄来,我出去走走。”
杨老太太给他找来了新棉袄新棉裤,压在被子下温热后,杨宗穿上了衣服,然后又悄悄把剩下的一碗面汤,倒在一个破盆里,用衣襟掩盖起来,若无其事地向东大园子走去。
杨宗打开了柴洞,见狐狸还在,和蔼的对它说道:“过来,赶快吃点东西。”
那狐狸站了起来,背着耳朵,冲着他一个劲的摇头摆尾,很是亲热。杨宗把汤盆放在狐狸的身前,赶紧退出身子,把柴洞从新挡好,匆匆的跑回房中。
其实,中午母亲也没吃饭,觉得有点饿得慌,忽然想起还有一碗面汤,也想吃一口。到厨房一看,盆碗空空,一点都没剩下。
大声骂道:“这小王八羔子,真能吃,一点都没给我留。”
就这样,杨宗顿顿留一些饭菜,来喂狐狸。时间一长,杨老太太感觉有些不对劲。
晚上快睡觉时,杨老太太对杨德山道:“我说老头子,你说咱家大宗子自从南方回来之后,我发现他这么能吃呢?”
杨德山不耐烦的回道:“就这败家的玩应,不把这个家吃黄铺儿了,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杨老太太道:“你个,死老头子,睡觉。”
一晃三天过去,这天天气晴好,父母又不在家,杨宗把狐狸从柴禾洞子抱了出来,放到地上让它溜达溜达,顺便看看它的伤好点没有。
谁知狐狸仍用三条腿走路,和从前一样,一点也不见好转。
杨宗心想:“狐狸在山上都吃肉,可我总给它吃剩饭剩菜,是不是吃的跟不上去,所以腿伤一点也不见好?”想到这,他竟然打起偷小鸡子的主意来。
他把狐狸抱进柴洞里,就在村子里转悠了起来,东看看,西瞧瞧,走了大半天,莫说看到鸡,就是鸡的影子都没看到。
前些日子,这场雪下得很大,到处都是积雪,小鸡没处寻食,自然不会上街,大多都趴在自家的窗台上晒太阳。
转悠了一大圈,也没见到一只鸡,他灰头丧气地往家里走,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抓不到鸡,狐狸就没有肉吃,没有肉吃,营养也就跟不上,腿伤也就好不了。时间长了,柴禾烧没了,要是露馅可怎么办?”
不知不觉,到了自家的门口,猛一抬头,突然发现自家的鸡趴满一窗台,他趴门向屋里看看,见父母还没有回来,便打起自家的主意来。
他看了看窗台上的鸡,数了数,一共有九只,心想:“就是父母发现丢了一只鸡,也想不到是我偷的。”
于是他蹲下身子,悄悄地摸到窗台下,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