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见诸葛亮要独自留下面对几十万曹军道:
“诸位在此,刘备焉有一走了之之理?”
徐庶道:
“主公,百姓要随我军去樊城,樊城的事情亦不会轻松,若无主公在,怕是难以处置得当。主公与我先行,此地有孔明坐阵,自是无虞。”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见刘备面带犹豫,张飞也道:
“大哥,有俺在,你就放心吧!俺肯定会照顾好先生的。”
刘备也知道樊城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操持,当即点头道:
“三弟,保护好军师,我们樊城相见。”
张飞嘿嘿一笑点了点头,刘备这才放下心来。
二人正要出去,诸葛亮忽道:
“且慢!”
刘备、徐庶闻言均止步看向诸葛亮,只听诸葛亮道:
“主公、元直,樊城锁事极多,人少恐怕难于应付,孙乾、糜竺也一同随你们去吧。”
说罢不等刘备拒绝,深施一礼道:
“一路小心!”
徐庶听诸葛亮要支开孙乾、糜竺,不由深深望了诸葛亮一眼,心道:这二人都是佛门弟子,莫非孔明信不过?只是此时乃非常时刻,徐庶亦不想多想,见刘备深深一躬回礼,也跟着一躬,只听刘备道:
“军师一切小心。”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二人向孙、糜二先生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随着刘备二人一同出去了。
此时屋内便只有赵云、张飞、刘封、糜芳四将了,其余人或已在樊城,或已随百姓先行。
诸葛亮慢步走向窗前,看了看外边的天色。此时正是正午,太阳在南方高高挂着,诸葛亮略思片刻,回头立于点将台前,拿出一支将令朗声道:
“子龙,与你将令一支,引兵马两千,分成四队。自领一队于东门埋伏,余者分三队人马,各自西、南、北三门准备。在城内屋顶,多准备硫黄火油一干燃火之物。今日黄昏,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可以火箭引燃。待城中火势大作,你引军在城外呐喊,到时敌军自乱。且记只留东门放走敌军,待敌军出了东门,你再由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后与翼德会合,收军回往樊城。”
赵云闻令双眉紧皱,诸葛亮见赵云这个样子,知其有心事,便道:
“子龙有何不解,但说无妨!”
赵云见诸葛亮问起,不得不如实回禀:
“军师,曹军现在博望坡离此地不过区区数里,用不了多久便可到达新野。到时风势未起,如何能借风起火?”
诸葛亮深深点了点头笑道:
“果然是玉质天成,却是了得。”
这句话暗含玄机,在座诸将哪里有听得出这弦外之音?诸葛亮也没解释续道:
“子龙所言甚是,你且放心,孔明自有妙计叫他们黄昏才到。”
赵云见诸葛亮成竹在胸双手一抱拳道:
“子龙多谢军师释疑,某这便去办。”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糜芳、刘封道:
“糜芳、刘封,与你二人一道将令,尔等各引兵马一千,一半红旗,一半青旗,在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前屯驻。一见曹军,红旗军走在左,青旗军走在右。曹操善疑生疑必不敢追。而后你二人分头埋伏,见城中火起,便可追杀败兵,事成之后在白河上流接应。”
二将喝诺领命而去,张飞一看诸将都走了,又留下了自己,也不知诸葛亮卖的什么药,恭恭敬敬的打了一恭道:
“老师,某去做啥?”
见诸葛亮抬眼间面色微怒,忙改口道:
“先生!”
诸葛亮这才点了点头道:
“翼德勇猛,吾自有妙用。”
张飞闻言,心下大喜,但面上却绷着脸等着将令。
片刻,却听诸葛亮道:
“翼德,引兵马一千在博陵渡口埋伏,到时自有大功。”
张飞听得没头没脑,也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叫自己埋伏在博陵渡口,正要发问,却听诸葛亮道:
“你只管去便是了。”
张飞闻言只得领命去了。
诸葛亮掐指细算了片刻,双目微皱,深吐了口气,心道:难道少算了些什么?为何心生不妥之感?心中虽这般想,口上却淡然道:
“天明!天亮!”
两个小道童唱了声诺道:
“师父,有何吩附?”
诸葛亮道:
“去取四轮车来,为师要亲往博望一行。”
不表诸葛亮布置火攻曹军,却说曹仁、曹洪引十万大军为前队,许褚引三千铁甲军为先锋在前面开路。十余万兵马浩浩荡荡杀气腾腾向新野方向开去。正行间,忽听前军探马来报:
“报!将军前方出现异相!”
许褚抬眼望去,却看不到什么异相,目色一沉道:
“速……速……速速报来!”
探马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