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户部尚书侣钟走入户房,见到户部主事、大使等官吏埋头计算打造首饰花费金银数额,脸色一沉。&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真是不怕死,想找内行厂麻烦就在家偷偷算,光明正大拿到户部,想把祸水引到户部不成!
“各库大使把库房账本拿出来。”侣钟冷冷地开口。
一名主事上前作辑:“尚书大人想看账本吩咐一声便好,怎能劳烦您亲自前来。账本众多需要找人搬运,下官会安排人把账目送到大人的办公房。”
侣钟笑意不达眼底:“无需搬运。本官想让各位用借贷法重新誊抄上月的账本。如果各位不会用,本官可从内行厂借调账房帮忙。”
户房内的小吏们脸色苍白。游乐场有一项抽奖游戏,专门推广阿拉伯数字。京师不少的百姓识得数字,很多商铺开始运用借贷法,他们不可能不懂。可他们知道弘治帝准许周经致仕后,在库房账目上动过手脚,直接转换成借贷法誊抄,很容易被发现端倪。
“这怕是不好吧?户部有严谨的制度,尚书大人刚上位就推翻定制,会招致非议。”主事试图让侣钟放弃命令。
侣钟轻蔑地撇嘴冷笑:“重新誊写账册而已,又不是更改制度!本官是陛下亲命的户部尚书,难道指挥不了你们花几日功夫做事?还是觉得太子推行的借贷法有问题?”
“下官不敢!”主事身子发抖。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太子,他不想‘被心疾’致仕。
侣钟重新誊写账册的命令让户房人仰马翻,没人有精力去管其他事。
侣钟亲自着。周经临走前交代他,户部内有很多被皇亲、勋贵、豪族等收买的官员,稍有疏忽便会出差错。大明缺银,日本多金银的事情暴露出来,朝廷一定会派专人换银。
他只要管束好户部官员,不要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棋子,撞到太子枪口使户部遭殃。没瞧见隔壁兵部车架清吏司的人一直在收拾历年的烂事吗?他们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日本多金银的谣言果然成为早朝热议的话题。天津港口发生的事情神奇地被众人遗忘。
“国库空虚,此事需尽早进行。内阁尽快商议章程。”弘治帝决断道,“令巡盐部院严查江南海防。令天津卫都指挥使陈继祖担任海运总兵,遇到民间私自出海船只当场击沉。”
谢迁硬着头皮反对:“多日前,天津卫和巡盐部院在港口起冲突,死伤数百人。让陈大人担任海运总兵怕是不妥。”
弘治帝大怒:“不妥?朕这是给巡盐部院最后的机会!东厂上报,日本和大明商人暗中往来百年之久,大明商人用私盐从日本换取大量金银。大量私盐流出海外,难不成巡盐部院一次都没发现!谢迁,你来说为什么!”
弘治帝感觉被小日本耍了。大明曾与日本有朝贡往来,官方一直不知道日本多金银一事。西厂从占城国运粮,无意中知道此事,短时间内从日本换取大量白银。难怪江南多豪商,原来有比丝绵更赚银子的生意。
弘治帝连名带姓直呼谢迁名讳,可见非常震怒。
“陛下息怒!”谢迁下跪请罪。
“退朝!”弘治帝拂袖而去。
弘治帝雷声大雨点小,早朝发了一通火之后没有下文。这让谢迁惊恐万状。也不知他用什么方法让皇后知道此事。皇后挺着大肚子找弘治帝说情。弘治帝才没有发作谢迁。
“当年陛下刚刚登基,有人提出让陛下选妃入宫,被谢阁老用为先帝守孝的借口驳回。皇后多年未孕,也是谢阁老挡住御史们的上奏。”杨廷和解释事情缘由。
朱寿撇撇嘴,原来如此。
“殿下,内行厂失了日本的金银,是否会耽误河套发展?”杨廷和询问。
朱寿大笑:“老师,一个家族可以守着金山发财,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守着矿产强国富民。老师一定没好好看丘公的《大学衍义补》。食货的目的,不是让百姓攒银子,而是让货物流动。日本的金银足够内行厂积累原始资本,内行厂生产货物作坊,才是根基所在。”
“老臣同意殿下的说法。”周经乐呵呵地走来,“如果没有意外,方便面作坊的收益能维持河套基本运转。用面粉制作的方便面,不但草原牧民喜欢,军队将士们也喜欢。马大人要求追加订单。”
朱寿笑眯了眼:“总算能从马大人手里捞回点银子。”他让内行厂的人跑到哈密推销,方便面、保温杯、保温箱、临时板房等都成了兵部的军需品。这单生意起码要从马文升手里赚出5000两。
正当周经向朱寿汇报初次接手河套的情况时,军帐外传来喧闹声。
“就说本宫不在!”朱寿躲得飞快。
从外头进来的陈熊马上拦住朱寿:“殿下,如果您不管这事,天下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