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进入十一月的大同散发着阵阵寒意。&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各地卫所开始备战。鞑靼人会在寒冷的冬季四处狩猎。‘狩猎’的对象是边界线上的大明百姓。大同是他们经常光临的地方。
今年会是意外,大同府上下无人担心鞑靼会入境。鞑靼察哈尔部和河套远征军在云中城打得火热。鞑靼人无暇狩猎。
大多数的九边百姓认为,太子殿下选在此事发动全面收复河套的战役,是想让他们过上一个好年。如今九边的军户也可以自称为小民,不会在因为军户的身份感觉低人一等。
明朝的军户皆为世袭,都由五军都督府管辖,而不受当地府衙的管束。军户的身份极难摆脱,除非达到次辅李东阳的地位,方可改为民籍。但九边军改改变了这一切。
善于抓住时机的朱寿,趁着北方遭遇旱灾、和京师通信中断的时期,鼓动弘治帝对九边重镇进行军改。
北方几地干旱,初期的形式的确不比山东好到哪去。幸而军屯种植土豆、番薯、玉米。世袭的将官跟从勋贵投靠太子,他们相应内行厂和户部的号召。阴错阳差间,卫所有大批活人的粮食。
为了得到粮食活下去,想要摆脱世袭军户身份的逃户陆续回到原籍。他们不但在缺粮的时候分配到粮食,随后又拿回元属于自家的一部分的土地。同时,他们给太子田庄当佃户。一家人的日子徒然好过起来。
重新送入卫所当兵的儿子有月俸,他们除了参与军训,最多也就是到当地军户家帮忙。再也没有将官敢差遣士兵给自家免费做工。军中新成立的提刑部可不是吃干饭的。况且‘铁打的卫所流水的兵’,卫所的士兵不再是本地军户子弟,压根不用担心将官对家中施压。
内行厂从五军都督府拿到的军户的户籍名册,从户部拿到其余百姓的黄册。干旱过后,内行厂依照手中的名册免费派发种子,并且出租农具。余下观望的逃户也回到原籍。九边的百姓人口一夕之间增加无数。
在内行厂派发的种子中,除了土豆,高产的大白菜同样令百姓们震惊。内行厂农学院把南方的菘菜种子改良成大白菜。出人意料,大白菜非常适合北方的土地。
当平均一亩田中收获35石大白菜后,内行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比官府更受尊重。
有了大白菜和土豆,他们不再怕饿死。
北地的地方大族和世袭将官家族更是受益良多。土地产出的收益翻倍,内行厂指导他们包山地种果树、投资作坊。饱受战乱和天灾之苦的大家世族,对内行厂也是满意万分。
因此这次京师来人鼓动他们对抗皇帝和太子,他们‘呵呵’一声,置之不理。瞧瞧北方遭灾时,京师朝臣是如何对付他们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凡事只能靠自己。太子殿下给了他们‘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反对!
大同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人在河套,有的是当兵打仗,有的当临时工。但除了牵挂,他们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们忙着按照内行厂的指令储存大白菜和土豆,又有内行厂送来的蜂窝煤,今年的这个冬天将会有滋有味。
作为军机处的临时驻地,内行厂发动大量的人手,在半个月内对山西行都司府衙完成修缮工程。玻璃窗、暖房、水管、茅厕,全都是参照代王府的规格修缮。
军机处从临时板房搬入室内。
朱寿整个人陷入柔软的真皮座椅上,手中是一叠厚厚的资料。阳光从玻璃窗外洒入,把不大的房间照得通透明亮。暖气从地板缝冒出,让房间保持适宜的温度。
宁瑾陪侍在朱寿身边,他的右手边是一台能随时和弘治帝保持联系的电话机。在他们的左手边,则是军机处的办公场所。
河套打了一个月,除了云中城的战役,其他的并无可述说的地方。到了现在,连胸无点墨的辽王都看出不对劲。
鞑靼人占据河套的时间不长,时不时有大明边军入河套骚扰;部族人数最多的鄂尔多斯灭族、土默特部被远征军打残迁往西方。河套并没有多少抵抗力量。
达延汗在等撒马尔罕的合作消息,仅仅派出嫡系察哈尔部攻打云中城。
可朝廷收到的消息是:河套战场陷入胶着。
鞑靼驱使牛群炸城墙;鞑靼布置回回炮轮番轰炸云中城;鞑靼城外叫阵,远征军出城应战,双方打平……
河套打仗,九边重镇备战,大同、榆林、宁夏就一直处于军机处领导的战时状态。
好在河套有李东阳和随行的六部官员,把实实在在的信息通过电话传到文渊阁,让内阁得知内情。为了拿到第一手信息资料,李东阳等人免费为河套打工。有了他们的帮助,河套官员的工作量减轻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