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接着上一章的内容,继续往下看黛玉的诗作《秋窗风雨夕》,接下来黛玉写道:
【泪烛摇摇蓺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泪烛摇摇蓺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蓺:点燃的意思。檠:指蜡烛台。整句诗的意思是:泪烛摇摇晃晃着已经燃烧到短小的灯台,惹起怨愁牵动了离别的情绪。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此句意思是:哪家院落没有秋风吹入?何处秋窗不被秋雨声声叩击?
黛玉由己及人,在自己哀愁之余,还想到了别人的疾苦: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这是黛玉发自肺腑的呼声,同时更因此说明黛玉已经由狭隘的个人无病呻吟,转而想到更大群体的疾苦,她的思想渐趋成熟,又大大地迈出了一个台阶。
注意把这句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来对比看,大家发现没有,是不是黛玉的这句诗,全然就是模仿张若虚的文笔与格式,类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为了更好地分析黛玉的这首诗词,我们来看一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诗的内容。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黛玉接着吟道: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罗衾不奈秋风力”:罗衾:丝绸面料的被子。不奈:不能抵挡。这是黛玉模仿唐朝诗人李煜诗作《浪淘沙。怀旧》里的“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这句意思是说,单被薄褥耐不住猛烈的凄风苦雨。
“残漏声催秋雨急”残漏:指黑夜将尽的更漏声。这句意思是说,在破晓的疾风骤雨中,听到一声声的更漏声。
“连宵脉脉复飕飕”:连宵:一整夜的意思。脉脉:指细雨连绵。飕飕:这里是形容风声。这句意思是说,一整夜耳边听到的都是淅淅沥沥的秋雨连绵声,和不断刮起的飕飕的冷风声。
“灯前似伴离人泣”:意思是:这风声雨声好似在灯前陪伴着远离家乡的人哭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寒烟小院转萧条”:寒烟:指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整句意思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笼罩在凄风苦雨中的小院比平日显得格外冷清……
“疏竹虚窗时滴沥”:滴沥:指水珠下滴。意思是:稀稀疏疏的竹子掩映在空窗上,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竹叶上。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这句显然是模仿《春江花月夜》里“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整句意思是:不知凄风苦雨何时才能消停下来?那单薄的纱窗已被雨水打湿。
《春江花月夜》属于歌行一类的诗(关于什么是歌行?我在前面的章节已经解读过),字里行间总是喜欢反反复复一咏三叹。
有细心人士做过统计,比如在《春江花月夜》中,光“江”字在诗中就出现了12次,光“月”字在诗中就出现了14次之多;而在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所作的《秋窗风雨夕》中,光是“秋”字在诗中就出现了15次之多,而“风”、“雨”字也在诗中各出现了五次。
凤雨连宵,孤灯独对,泪湿纱窗,哀伤满怀……这些诗句抒发了黛玉的深沉哀怨。写到这里,黛玉的诗作《秋窗风雨夕》也就结束了。
《红楼梦》第45回的回目之所以叫“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指的就是黛玉在凄风苦雨中独自感伤怀怨,遂作了这首深沉悲凉的《秋窗风雨夕》,回目中的一个“闷”字,精准地道出了黛玉的苦闷孤寂无处去排遣。
才刚和宝钗的谈话,黛玉仅仅只得到一时的宽慰,而最能持续给她平静和幸福感的,除了写诗之外,便是心上人宝玉的前来探望了。
这里暂且无话。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