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凤姐收复了尤氏后,又继续扩大战果,胜勇追穷寇,一鼓作气,欲把贾蓉拿下马来,那么胆小缺乏历练的贾蓉,对此是何反应呢?可以想见,面对咄咄逼人的凤姐,年轻的他是没有能力来见招拆招的,是以凤姐轻而易举就让贾蓉败下阵来,这结果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
我们继续接着上一章的内容往下看原文:
【贾蓉只跪着磕头,说:“这事原不与我父母相干,都是儿子一时吃了屎,调唆着叔叔作的。我父亲也并不知道。如今我父亲正要商量接太爷出殡。婶婶若闹了起来,儿子也是个死。只求婶婶责罚儿子,儿子谨领。”】
听到凤姐斥责贾珍的话,让心怀鬼胎的贾蓉赔罪不及,他也很快败下阵来,开始向凤姐妥协,说了一番非常到位的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贾蓉虽然年轻胆小怕事,但在关键时刻他还是比较有担当的,你看他撇清了贾琏偷娶尤二姐一事的主谋贾珍,而把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的所有罪责都往自己身上揽,不得不夸他是好样的。
那么贾蓉是怎么向王熙凤撇清自己父亲的呢?
贾蓉首先向王熙凤假说自己的父亲贾珍当时忙着办爷爷贾敬的丧事,对贾琏偷娶尤二姐一事并不知情,父亲倘若知道他参与了此事一定会罚他,所以一切求婶子开恩!然后不惜搬出狗改不了吃屎,把侄儿说成儿子之类的话,目的是贬低自己,曲意逢迎抬高凤姐,以就此来消解凤姐的怒火。
所以说贾蓉是个性灵心细之人,或者说贾蓉是个说话伶俐嘴甜,乖巧而不奸诈,而非乖滑之人,是可堪造就之才。
大丈夫要能软过关口硬过河,不要一根筋死硬到底,说的就是做人要学会灵活变通,这一点,可以学学贾蓉。
【“这官司还求婶婶料理,儿子竟不能干这大事。婶婶是何等样人,岂不知俗语说的“胳膊只折在袖子里”。儿子糊涂死了,既作了不肖的事,就同那猫儿狗儿一般。婶婶既教训,就不和儿子一般见识,少不得还要婶子费心费力将外头的压住了才好。原是婶子有这个不肖的儿子,既惹了祸,少不得委屈,还要疼儿子。”说着,又磕头不绝。】
贾蓉彻底投降不说,他还把怎么解决张华状告贾府一事的宝,押在了凤姐身上。
“这官司还求婶婶料理”一句:聪明伶俐的贾蓉明知这“官司”是凤姐一手导演的,因此视凤姐为奥援,故有此一说。
“胳膊只折在袖子里”:这里指忍气吞声自掩苦处,家丑不可外扬之意。
“婶婶是何等样人……还要疼儿子”:贾蓉说的这一段话无非是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悦耳动听赞美凤姐有能耐、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之类的奉承话,给凤姐戴高帽,讨凤姐高兴,希望做长辈的您能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小辈我的过错。
贾蓉的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解决张华状告贾府这场官司,就仰仗您老人家啦。
“说着,又磕头不绝”:语言表达还嫌不够,贾蓉再配上“磕头不绝”,越发显得自己的忠心和诚意。
贾蓉善于打蛇随棍上,不在乎丢脸,不拿自己当人,见机而作,这番话恰到好处地搔到凤姐“喜奉承尚排场”的痒处,正是凤姐此番大闹宁国府想要达到的目的。
贾蓉此时的表现,往深处说,让人不禁想到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示弱者勇。”
什么意思呢?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很抽象也很难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比如甲乙两军对垒,如果甲方要想打赢突然的来犯之敌乙方,毫无准备的甲方得首先要学会退让,而不是情绪激动一味地冒进,蓄积力量然后找准时机在某一时刻瞬间爆发,这样就能打赢乙方。
“弱者道之用”,就是说人必须以一种谦逊恭敬的态度处理一件事情,才能扭转事情的颓势,说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意思。换言之,做人,要像成熟的麦子一样,越是成熟,越懂得低头弯腰,反倒是那些不知深浅的愣头青,时时处处都要与人争强好胜,贻笑大方不说,还显得自己幼稚可笑,这种自以为是的言行反倒让人瞧不起。
贾蓉此时对凤姐的表现,用的就是“弱者道之用”。你看,为了讨好凤姐,他都愿意给凤姐当儿子啦,竟然说出“原是婶子有这个不肖的儿子,既惹了祸,少不得委屈,还要疼儿子。”
伸手不打笑脸人,会说的不如会捧的。凤姐听罢贾蓉这些动听温暖的语言,此刻应该是爽歪歪了。
那么贾蓉这番奉承讨好凤姐的话,是否拍到马屁上了呢?凤姐心软了吗?她又将意欲何为呢?
未知如何,且看下章接着分解。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