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虽说贾雨村对门子的审理方案表面上连声说“不妥,不妥”,予以不容分说的全盘否定,但实际上,嘿嘿,贾雨村的心里早就已经完全默许了门子的审理方案,第二日他就是依照门子这个审理方案的思路,来审理这宗情杀案的……
初来乍到,不了解盘根错节的南京官场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一时间被小门子左右,在贾雨村是情非得已。
此刻,贾雨村的心思极为复杂,他的大脑里有好多个人和事在旋转:对无辜冤死的冯渊、对故交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多少有所同情,但顷刻间,王子腾威风八面的势力,贾政提携自己当上南京市长的鼎力相助之恩,又让贾雨村左右为难,他既想匡扶正义,又想回报提携自己的贾府;既要包庇凶犯,又要把此事做得不着痕迹,让卷入此案的各方信服。
这些都考验着贾雨村的智慧、耐性和良心。
是以贾雨村权衡再三,为了保官,最终情非得已选择徇情枉法,决定按照在密室里与门子策划好的审理方案执行,用门子提供的装神弄鬼的思路,来胡乱匆忙草率地判结了这宗情杀案,此案因此得名为“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宗情杀案在贾雨村手里成了一宗糊涂案。
贾雨村虽然是糊里糊涂地审理了此案,可是结果呢,此案的审理却进行得异常的顺利,一切确实都在门子的料想中顺利进行。
闲言少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贾雨村是如何来了结这宗情杀案的。
我们继续接着上一章的内容往下看原文: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应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赖此欲多得些烧埋之费,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
贾雨村才新官上任第二日,就决定不再拖延此宗前任们一拖再拖的情杀案,开始一本正经地审案。
贾雨村详加审问后发现:冯家“人口稀疏”自然不及薛家的所谓“人多势众”。门子所言想多要些烧埋费,确实是冯家打官司的心思也。而薛家凭着一张南京市的“护官符”,便“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护官符”成了薛家万能的决胜资本。薛家深谙官场的本质就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朝廷有人好办事,故此案一直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了断不了。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贾雨村一开初本要秉公执法,图报他所谓的皇上起复委用之恩,但良心终敌不过人情势力,最终只得依了门子的办法,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冯渊父母早亡,冯家人烟稀少势单力薄,其他人也知道这场官司不易打,要想让有强大背景的薛蟠伏法受诛,在当时那种社会是不可能的,因此冯家倒也还识相,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多得一些银子,也就慢慢把对杀人凶手薛蟠的义愤渐渐淡化了。
就这样,倒霉的冯渊白白送死,不过仅仅得了点烧埋费而已。
唉,做个冤大头,可能是中国底层老百姓最佳最聪明的选择吧了。
好了,这宗情杀案的审理,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让贾雨村给画上了还算敷衍得过去的句号。但是,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贾雨村初来乍到为搞清这宗情杀案的来龙去脉,对门子所提的五个妙问。
我们值得再来回顾一下贾雨村为了解此案的真相而诱使下属门子说出真实想法的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叫善于伪装道貌岸然,什么叫做不露声色老于世故。
你看,他对门子貌似简单的五个提问,问得多到位多有水平:
一问,“问方才何故有不令发签之意。”:这一问,问出了门子使眼色阻拦他发签拿人的原因。
二问,何为“护官符”?:问出了在南京官场做官的秘笈。
三问,“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问出了整个案情的事发经过。
四问,“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问出了审理此案的大概原则。
五问,“依你怎么样?”最终问出了审理此案的具体方案。
由于得到门子的悉数真相以及出谋划策,使得这宗表面上扑所迷离的案情全貌很清晰地还原在贾雨村面前,他得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了结了此宗情杀案。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人认为:甄士隐有恩于贾雨村,现在贾雨村却对甄士隐落难的女儿甄英莲不闻不问无动于衷,他似乎不愿搭救恩人的女儿,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势下,孤苦无依的甄英莲倘若能跟着有钱有势的薛蟠一起生活,也许可能算是她比较好的出路了,贾雨村考虑到这一点,才做出了这样情非得已算是让原被告各方都能接受的判决。
千万不要简单粗暴不加考虑地就说贾雨村忘恩负义,是个十足的小人和奸臣,这就大大冤枉了左右为难的贾雨村的本意了。
好了,今天就暂且解读到此,下章《这就是出力不讨好的下场》,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