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齐桓公在位的第五个年头,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经验教训后,
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正要寻找一些合理的扬威理由,
替宋国平乱是个不错的借口,
又恰逢周庄王驾崩不久,
新即位的周僖王更是个“菜鸟新手”,
宋国面临着多事之秋,
这样的天子难以压服诸侯。
经过管仲的筹谋,
齐国向姬胡齐进贡表示效忠大周,
这位周僖王难得被尊敬为天下领袖,
立刻委派齐桓公替自己解忧,
虽说周王室已经渐入枯朽,
但有了君权神授,
齐桓公才能从道义上四处奔走,
否则擅自将诸侯召集拼凑,
那便给了别的国家借口和齐国争斗,
周王室的价值虽然尴尬甚至荒谬,
但当时也没人敢与全天下“结仇”。
齐桓公举起周僖王的大令,
在北杏召集了诸侯的第一次会盟,
正式替周王室承认了宋桓公,
虽然大多数诸侯都没来到北杏,
给面子的无非是陈、蔡、邾、宋,
让这次会盟的规模显得过于冷清,
但这次会盟的成功,
标志着齐桓公开始拥有了霸主之风,
更能看出天下依旧是大乱纷争,
齐国的霸业还需要一段历程。
比如曾经小霸一时的郑,
郑庄公死后国内一直就不太平,
依靠老臣祭足还能维持暂时的稳定,
但他终究熬不过自己的寿命,
祭足死后姬突便回到郑国杀死了姬婴,
周僖王当然不敢惩罚这位郑厉公的暴行,
这也得靠齐桓公从中调停,
最终征召陈、卫、宋、郑会盟于鄄城,
他们正式对齐桓公的霸主身份表示赞同。
再说晋国经过几代人六十多年的折腾,
终于抵抗不住曲沃军队的进攻,
从曲沃武公变成晋武公的姬称,
终于在周僖王四年正式受封,
晋国从此彻底落入姬成师后代的手中。
虽然齐晋两个大国都向周僖王表示效忠,
但周僖王只坚持了五年便寿终驾崩,
他的儿子姬阆继承正统,
虽然这个周惠王当得并不安宁,
王室内部也出现了反叛乱兵,
只不过这种规模的“行凶”,
诸侯小国就可以勤王出征,
将发起反叛的王子姬颓打赢,
而诸侯大国的内部乱政,
后果才更加严重。
晋献公接替晋武公掌权,
和周惠王登基发生在同一年,
有了自己父祖的“前车之鉴”,
他也害怕在自己死后的某一天,
身边的兄弟或者叔伯再次叛乱,
完整地复制曲沃夺权的成功经验,
于是将心一横当机立断,
对同宗的兄弟或亲人全部杀斩,
曲沃桓叔恐怕不会想到后代会如此悲惨,
刚刚抢夺了晋文侯的“家产”,
报应就来得一点都不慢,
除了当权的国君晋献,
其他的曲沃家族全都命丧黄泉。
杀完亲人仅仅是这个计划的第一阶段,
接下来晋献公还要更进一步完善,
自己的后代除了当国君的可以住在宫殿,
其他子孙一定要离开晋国很远,
这些冷酷的做法虽然杜绝了手足相残,
但却留下了另一大隐患,
自己人失去了夺权的机会和空间,
只会让外人篡权更方便,
二百年后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便是晋国未来被瓜分的根源,
只不过晋献公没有那种远见,
反而他觉得这样才能守护好家园。
另一个大诸侯楚国也面临不少困难,
楚文王病逝在对外扩张的前线,
继承楚国王位的是楚文王的儿子熊囏,
熊囏的生命也很短暂,
没过五年就被弟弟熊恽暗算,
熊恽作为楚成王便立志挺进中原,
为楚国争霸拉起了开端。
大国内乱造成了复杂的局面,
弱小的陈国竟然有更大的人物出现,
这个人就是陈国的公子陈完,
就在楚成王杀兄自立那段时期之前,
陈完在陈国受辱蒙冤,
就选择了逃难躲到齐桓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