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晋楚只有些许对峙风波,
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火,
倒不是晋悼公只会耍弄口舌,
不敢真正将楚国招惹,
实在是因为陈国太过软弱,
国君与大夫彼此不和,
让晋国误会陈国没有原则,
无奈的陈哀公只好向楚国“认错”,
但晋悼公已经证明自己的仁德,
这种小国该舍就舍,
于是没有什么遗憾地回撤。
晋国真正想要征服的是郑国,
毕竟晋楚两国以郑相隔,
郑国投靠的一方才有霸主的资格,
可怜郑国始终在夹缝中生活,
这个最早的春秋霸者,
如今也习惯了这种“水深火热”,
当“墙头草”是郑国人不得已的选择,
而看到两大霸主为自己来回波折,
久而久之郑国也乐于这样做,
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报复的“快乐”,
没事的时候还主动在晋楚间挑唆——
反正既然你们大国欺负我,
我们郑国人索性彻底选择龌龊,
让你们俩的日子也别想好过!
晋楚还真“上当”受到了郑国的挑拨,
对郑国翻来覆去地你争我夺,
最后凭借着晋国的实力和军事规模,
取得了郑国彻底投靠自己的结果,
追随晋国的诸侯越来越多,
当时主要国家有十几个,
全都拜服晋悼公做“带头大哥”,
这意味着楚国逐渐将霸权向外交割。
晋悼公光复霸业雄姿勃勃,
也不光是姬周能力超卓,
他知人善任各得其所,
使自己身边有一大群能臣辅佐,
韩厥历经五朝功勋显赫,
这位老臣的能力不必多说,
他的接班人同样出色,
智罃接任中军帅尽职尽责,
统领魏绛赵武等人组成的内阁,
屡次为晋悼公献计献策,
特别是魏绛建议的与戎狄联合,
给他们送去大量财货,
交换来土地既能避免战祸,
还给晋国带来了更多的稼穑,
戎狄的屈服又是对诸侯的震慑,
“魏绛和戎”因此光耀史册,
少量的财富换来更多收获,
和平解决矛盾可谓一举多得。
晋悼公完全有资格和前辈霸主比肩,
只可惜不到三十岁早夭殡天,
“悼”这个谥号证明对他的怀缅,
然而这种强势无异于双刃剑,
由于长久以来的大权独揽,
权臣在他手下压抑得太过艰难,
君主死后当然要连本带利往回赚,
接任的晋平公弱势就不可避免,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
特别是对晋楚齐秦等大国而言,
对外扩张离不开臣下的英勇奋战,
为了表彰能臣的功勋和贡献,
功臣获得封赏是理所当然,
封赏自然要给予更多的特权,
特权阶层必然将君权分散,
长此以往大夫控制国君就不可逆转,
既然诸侯对周天子已经视若等闲,
权臣无视诸侯也是因果循环,
无非大国君主衰落的步伐缓慢,
弱小诸侯更加举步维艰,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鲁国的三桓。
在晋悼公去世的四年前,
《左传》记载的鲁襄公十一年,
三桓将鲁国军队一分为三,
分别将三股势力独占,
这让君主没有兵将可以调遣,
随后又将国家分割成十二份财产,
三桓霸占了一大半,
鲁襄公只得到五份实在难堪,
从此鲁君逐渐丧失了尊严,
别看三桓在鲁国国内肆无忌惮,
离开鲁国依旧显得轻贱,
一举一动都要看大国脸面,
礼崩乐坏也成为了春秋的标签。
因为社会状态的混乱,
才会出现不同流合污的圣贤,
也正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观点,
才铸就了圣人的脱俗超凡,
万世师表的孔夫子生于鲁襄公年间,
其实宋国的贵族才是孔子的祖先,
是孔子的五世祖为了避祸东迁,
从此世代在鲁国为官,
孔子父亲叔梁纥在鲁国地位一般,
叔梁纥膝下有九女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