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全都躲藏与自己的深沟厚壁,
坐在那里看着项家军掀起腥风血雨,
这也是“作壁上观”这个成语的来历,
勇冠三军的项羽将各国援军召集,
气势上满是对各路诸侯君主或将领的鄙夷,
这些胆小无用的盟友也早吓得摊如软泥,
拜见项羽全都匍匐前进无人敢起立,
一致赞同将自己的军队全都交到项羽手里,
而项羽最终也丰满了自己的羽翼,
成就了各诸侯国“总上将军”的丰功伟绩,
正是凭借着钜鹿之战这场伟大战役,
项羽成功地奠定了事业根基,
从此一代霸主的气魄瞬间崛起,
当年他必取秦始皇而代之的豪言壮语,
如今伴随着这位万人敌的春风得意,
完美地证明了英雄之豪言不虚。
再看张耳陈馀那曾经让人钦佩的兄弟情谊,
如今已彻底闹掰不再相扶相依,
因为张耳对陈馀正剩下怨恨和猜忌,
而陈馀看到自己如此失信无礼,
也对自己在赵国的失势前景确信无疑,
自然也心灰意冷离赵国远去,
最后身边只有数百名亲随不离不弃,
跟随者他流浪天下捕猎打渔,
一对生死之交的朋友也能闹得分崩离析,
可见功名利禄与对权位的贪欲,
确实能够改变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逻辑,
随着两人今后的仇恨不断加剧,
两人的志向都是想将对方彻底打入地狱,
再也没有回忆起以往彼此的恩义……
放下张耳陈馀的矛盾暂且不提,
回过头再来看这名声鹊起的霸主项籍,
钜鹿大战的获胜还不至于让他盲目欢喜,
因为这时的刘邦正在顺利地挥兵向西,
从未停止下步伐只有持续向秦攻袭,
抢夺咸阳已经成了沛公刘邦的唯一目的,
这让鲁公项羽更加意识到事态紧急,
因为秦朝早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对刘邦防御,
不光是有张良跟随刘邦关系紧密,
不断为沛公出谋划策使之总能逢凶化吉,
更有一大群能人名士向刘邦身边汇聚,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名将彭越与名嘴郦食其。
说起彭越的游击战术在当时无人可比,
他总能将敌人强势军力成功地躲避,
再对敌人的薄弱环节出其不意发动猛击,
简单地说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取,
靠着如此循环往复前赴后继,
最终总会将敌人消耗得力乏神疲,
彭越这套“欺软怕硬”战术所创造的战机,
在当时看来并不符合兵法常理,
但所有将领也无法应付彭越这“独门绝技”,
应该说刘邦与彭越的关系,
算是一种互相的利用与抬举,
如果彭越没有与刘邦相遇,
他不过就是一群小规模的流寇团体,
同样若是刘邦没有彭越助他披荆斩棘,
取得天下也会更加相对不易。
说起郦食其投靠刘邦更算是个趣闻,
比刘邦还要大十几岁的郦生一直生活贫困,
但既狂妄又好酒的他绝非愚蠢,
自称高阳酒徒的他常年看守着高阳城门,
六十多岁的他也始终没出路脱贫,
而面对天下诸侯并起混乱纷纷,
郦食其却没想过轻易地就加入哪一支义军,
因为他确定这些人不过是暂时称雄为尊,
在他眼里不过是目光短浅资质愚钝,
跟随这些家伙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功勋,
又或者说这些义军领袖看似正直的人品,
与郦食其的精神境界并不匹配相衬,
虽然这个“高阳酒徒”放浪形骸醉气熏熏,
但实际上他却腹有良谋袖藏乾坤。
也不知道这个老人从谁那儿听来的声音,
说沛公刘邦此人虽然看起来粗野蛮浑,
完全是一副流氓习气做人还没有底线标准,
可据说这是因为他讨厌矫揉造作假斯文,
郦食其认为这样的领袖可谓是本性至真至纯,
也只有如此才能吸纳各型各色的英雄才俊,
比如看到读书人惺惺作态伪善失真,
刘邦便喜欢羞辱他们给自己排忧解闷,
甚至会在想撒尿的时候片刻不忍,
直接拿起读书人的帽子当自己的“尿盆”,
这些举动让天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