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此人能树立起全新的忠君大旗,
这个人名叫董仲舒被历史铭记……
董仲舒给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影响极为巨大,
但是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却有不小的反差,
因为他最有效的建议便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而之所以让百家诸子的言论从此废弃作罢,
自然是要拿孔孟之道做唯一的筹码,
董夫子的光辉也必然在孔孟圣贤之下,
独尊儒术又是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制度文化,
如此功绩自然也要被英伟圣主独享专抓,
所以他董仲舒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奏疏传话,
虽然成就不小但“功劳”难属于他,
可如此一来也让他躲过不少麻烦甚至是责骂,
因为他对中国的影响兼具着糟粕与精华,
随着更多的糟粕传播的日益广达,
有些后人便拿这些在孔老夫子头上强加,
比如“三纲五常”这种无视人性的等级礼法,
本就是通过董仲舒的文章才影响了华夏,
虽说这些思想源头出自周礼并不虚假,
孔老夫子也对君臣父子的关系做出过回答,
说三纲五常出自孔子则未免让圣人尴尬,
而孔圣人替董仲舒背的黑锅比这些更复杂,
何况董仲舒应有的功绩也不应轻易抹煞,
想要了解此人必须要对当时详研细查,
他所作的一切都源自他写给汉武帝的书札,
此举为了响应元光元年的人才选拔,
《举贤良对策》堪称思路清晰洋洋洒洒,
只看得汉武大帝频频点头不断赞夸,
几乎是将董仲舒的建议全盘接纳,
这一举动不仅改变了董夫子的仕途生涯,
更让两千多年来国人甘心被帝王践踏,
而这种践踏又看起来天经地义没有欺诈,
以至于无数仁人志士争先恐后被强权压榨……
由于此对策分为三篇上交至万岁圣驾,
而首篇提到的天人关系就足以让刘彻惊诧,
因此后人也称之为《天人三策》彰显其俊雅。
《天人三策》一开始就提到了天人感应,
以及君权神授等理论将他人诓哄,
客观讲董仲舒也不算有意欺骗民众,
毕竟在那个年代出现现代科学也不可能,
所谓天人感应只能说是人类对自然的懵懂,
董夫子的目的无非让天下人对天子尽忠,
这在当时也的确有利于大汉王朝安定,
只不过在高明的理论也存在副作用,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发展以及民众的觉醒,
才意识到三纲五常等伦理实在“害人不轻”!
但当时凭借这些才有了大汉朝近百年的太平,
因此也不能盲目指责董仲舒污蔑其英名,
董老夫子承袭孔圣人思想承认天命,
而皇帝之所以能够独掌乾坤将万民统领,
就是因为天命赐予皇权最大的认同,
所以皇帝所作一切都是在替上天发号施令,
不管有谁敢质疑皇权甚至不够顺从,
只能说明这种人对上天的崇高旨意缺乏恭敬,
那么早晚有一天他无法逃脱天命严惩,
但董仲舒并没有因此说皇权可以恣意放纵,
他指出皇帝受命于天便要将天意继承,
帝王想要守护好江山基业万民一统,
必须要像上天一样爱心子民施行仁政,
这才符合至高无上不可置疑的天赋德行,
假如帝王胆敢暴虐无道不将天意尊奉,
那么上天也会派下新的明君圣主治理百姓,
残暴的大秦帝国最终轰然倒塌便是最好证明!
应该说这套理论对皇帝与百姓都有管控,
本就是将君王权力与义务有效平衡,
然而在当时天下大权毕竟在皇帝手中,
仅仅用天命理论约束皇帝无异于痴人说梦,
帝王反而利用这些来强化皇权的神圣,
也就间接地主张了那些残暴君王的顽凶,
以至于皇帝不管是非对错抑或如何暴虐昏庸,
他的所作所为都代表天意神圣不可触碰,
所谓的天意也就成了祸害百姓的最大凭证,
对抗皇权的代价自然无异于五雷轰顶。
然而这种情况在汉朝早期还没形成,
反而汉武帝与他的子孙对上天只有尊崇,
一旦出现了各种意外灾害便认为是上天示警,
他们便加强对江山与子民的仁爱与谦恭,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