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诸侯王的权势越大越容易将皇权架空,
他的父祖在处理诸侯王的问题上无法突破瓶颈,
否则也不会爆发七国之乱以及晁错牺牲,
一道推恩令足以让汉武大帝超越祖宗,
也彻底让主父偃从此扬眉吐气高人一等,
实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夙愿与心声,
那便是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
简单的说就是人生在世一定要走向巅峰,
在当时只有诸侯的影饮食才配得上用五个鼎,
可见主父偃对权贵的追求可谓痴迷到发疯,
不管死活也一定要在名利场上攀高登顶,
为什么推恩令会如此让他得到皇帝的推崇?
很有必要对推恩令最核心的内容,
做出详细研究与分析一探究竟——
此法令让诸侯后代有更多机会将祖业继承
而非像以往一样嫡子继承家业其他子孙孤苦伶仃,
如此一来子孙后代都分到了家族财富的一杯羹,
自然在感谢皇恩浩荡之余更加雀跃欢腾,
这也能看出这也贵族子弟的愚蠢平庸,
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危机反正弹冠相庆,
因为如此一来诸侯权贵变成被摊薄了的煎饼,
而且是越摊越薄平摊了一层又一层,
总之绝大多数没有继承资格的人深感庆幸,
还极为拥护推恩令歌颂当今圣上的英明,
削藩最终竟然如此推行得风平浪静,
完全没有七国之乱时的叛军蜂蛹气势汹汹,
出此高招的主父偃当然会开辟出极大的前程,
使得他都可以随意进出汉武帝的皇廷内宫,
可是推恩令的功劳绝不应该由主父偃风骚独领,
因为贾谊在几十年前便已打好了基础原型,
所以说无论主父偃是政坛上崛起多么快的新星,
只要他对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够理解明懂,
春风得意之时忘记了什么叫战战兢兢,
迟早也会将自己辛苦赚得的财富权贵拱手葬送,
巧的是主父偃这种人在与人交往上不够清醒
完全不懂得什么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搅得自己与周围鸡犬不宁,
留下了典故“倒行暴施”给后人以示警……
这一切还是源自主父偃年轻时候活得太过狼狈,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兄弟姐妹,
都觉得落魄的他是个既讨厌而又麻烦的累赘,
结果想要取暖没人让他进屋想要衣食也没人给,
四十余年的蹉跎让他对身边的亲朋好友恨入骨髓,
直到如今他迅速窜红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富贵,
自然要把曾经失去的尊严与幸福统统找回,
唯一遗憾的是青春不在已经六十来岁,
想要报复过去的穷苦必然要加紧节奏无所惧畏,
因此位高权重便毫不顾忌地开始大量的索贿受贿,
在世态炎凉的现实面前也的确有无数人巴结他的权位,
如此一来本就飘飘然的他更加无所顾忌恣意狂飞,
可主父偃如此不计后果的嚣张结局必然是乐极生悲,
得意忘形后自然是胆子越来越肥,
甚至狂妄地认为自己可以挑战皇室的权威。
汉武帝利用他将诸侯王的威胁彻底粉碎,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普通的臣子可以随意干涉皇族是非,
不料主父偃就是这样妄自尊大考虑不到尊卑,
将两大刘姓诸侯王逼成了亡国之鬼,
顺手还让齐国和燕国这两大诸侯名正言顺被废,
可是齐王燕王之死也就为主父偃掘了墓碑。
当然这两大诸侯的死亡绝非受到了冤屈倒霉,
实在是因为他们自身太过荒唐而又无耻的行为,
首先说极度好色的燕王做出的丑事已经不知避讳,
他比春秋时代的著名淫棍卫宣公更加狼心狗肺,
卫宣公不过是与庶母通奸跟儿媳“扒灰”,
燕王不仅在做燕国做太子时就勾搭上父亲的王妃,
他刘定国竟然与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乱伦不轨!
这样的混蛋恐怕都很难算作禽兽一类,
终于在某一天被人告发在汉武帝的朝堂之内,
汉武帝便任命主父偃去调查此事的原委,
主父偃也成功查出这种世人所不齿的乱伦大罪,
废除燕国于公于私对汉武大帝来说都是实惠,
主父偃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安危,
早已经成为了皇帝的棋子无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