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可以做陪练了,表面看似乎是在利用徐栋梁,实则不然,在实战中的运用,才是真正的学习。
很多练家子,为什么要叫练家子呢,他们只会练,从来没有实战的机会,所以一旦实战交手,就抓瞎了,看上去就不堪一击了。
学以致用,很多练传武的练了好多年,也没有打过一场比赛,而练拳击的,玩散打的,天天打天天练,他们碰到一起,谁输谁赢都不用说。
所以看上去是给刘苏做陪练,对徐栋梁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对练的规则按照自由搏击的规则来,尽量使用贴身靠,但如果用拳脚更合适的情况下,还是会用拳脚。
在综合能力上,刘苏会的花样更多,但是要论拳术,还是徐栋梁更胜一筹,所以对徐栋梁的出招要求不一样,你要是一直用拳头那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栋梁,我给你做一个规定,你在较量中动三次手,要有两次是贴身靠,第三次你想用拳头就随便了,这是让你尽快的掌握贴身靠在实战中的运用,是你好。”
武泽给徐栋梁定下的规则,是尽量模仿马驰可能的战斗风格,马驰也会用拳的,但绝对比不过徐栋梁。
对练的一开始,徐栋梁就把这几天的训练成果展现了出来,接近刘苏,左脚定在原位,右脚上前,右侧身体就撞向了刘苏,刘苏对这个套路已经是门清了。
要打败一个对手,先学会了他的攻击套路和打法,知己知彼。至于应对的方法,武泽并没有要求具体使用什么招式,你了说自己觉得比较合适,就用什么。
到了真正的赛场也要看临场的发挥,固定死了刘苏的应对方法,反而不美。
面对这第一撞,刘苏的选择竟然是躲避,向后一小步,躲起来很轻松。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反应。
徐栋梁第二下又来了,还是靠上去用身体来撞,刘苏还是躲,他还没想好应该怎么打呢。
可是徐栋梁紧接着的第三下,就不是贴身靠了,刚刚这两下贴身靠,已经把徐栋梁给憋坏了,他早就想用拳头了,三下可用一下拳,不用白不用。
这边右脚刚刚收回,徐栋梁的左拳就出去了,直拳,嘭的一下就打在了刘苏的额头上。
刘苏被打的头部后仰,退了好几步,他这一拳有点突然,在加上徐栋梁本身拳术就很犀利,刘苏就中招了。
“停。”武泽暂停了对练。
不练不知道,问题很多的。
“刘苏你要记住,你向后躲避的这么一小步,躲开贴身靠没问题,可万一你的对手出拳踢腿,你就要吃亏。马驰并不是一个只会贴身靠的对手,你要把想成一个很全面的对手,集中你的注意力,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练。”
刘苏摸了摸自己的头,“嘿,刚才我大意了,我们再来。”
他们接着对练,有了徐栋梁这个合格的陪练,刘苏面对贴身靠的功夫,心里也越来越有底了。
也许马驰在动作上要做的比徐栋梁好,但是攻击的路数不会相差很大。刚开始锻炼躲避,在想着怎么反击,用拳头应该怎么打,近身的时候应该怎么摔。
每天都要对练半个小时,这种训练的效果是明显的,刘苏越来越轻松,不但是面对贴身靠的很轻松,面对徐栋梁的拳头也会变得容易,很能打?那都是练出来的。
又过了半个月,再一次的对练,徐栋梁一开始还是贴身靠,刘苏左脚后撤躲避的同时,右拳一拳就出去了。
你撞不到我,而我的拳刚刚好打到你的头,这都是长时间对练才能掌握的。
嘭!
徐栋梁的眼睛上被揍了一下,刘苏没用太大的力量,可是徐栋梁也不干了。
“武教练,这不公平啊,刘苏可以随便用拳头,我就有这个限制,我现在对贴身靠的掌握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也想放开打。”
这两天光挨揍了,一步踏出去,刘苏的拳头和脚就过来了,而且还变着花样来,什么近身的摔招,肘膝,甚至巴掌都上了,总之这两天徐栋梁是伤痕累累的。
武泽点点头,徐栋梁的贴身靠也确实够熟练了,关键是刘苏的应对方法也很熟练了,这个方面对练算是通过了,两个人都合格了。
但是这对练还是要的,每日的对打对实力的提高效果太显著。
从这天开始,死板的练贴身靠的对练,正规的拳击对练也要来。此外还有特定情况的训练。
开始训练具体的招式,徐栋梁一下子撞过来,刘苏会好几样对付的办法,但这些办法里,总有一个是最好用的。
什么躲闪近身后的揽腰抱摔,低鞭腿的扫击,高位腿法的击头,等等这些。
而武泽给刘苏制定的是,躲避时打出的摆拳,这个是最简单的应对策略,但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
耗费的体力最少,反击的时候还可以有效的防护自己,而且刘苏用这个来反击也是极为的熟练,战胜对手不是说用招式最绚丽,而是最实用的才是最好。
徐栋梁满腹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