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五行》亦有黄帝重用蚩尤的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为当时”。“当时”是中原黄帝部落联盟的一种公职名称,其地位与职能约与《周礼》中的“天官”相类,亦近似于后世各朝之宰相,是辅佐部落联盟首领帝各部落公共事务的部宰。此处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历法岁时月令的经验知识。熟悉这些知识,是安排农业部落生产生活,好农业部落社会的关键。
终于这两个人停了下来看着我,我有点迷糊不知道眼前这两人是真的还是假的,总之看起来很迷糊,自己的状态也差的要命。
“咕噜咕噜。”两人不知道在交谈什么,忽然间眼前的景象变了,我自己居然身处一个平原四处空旷的地方,而离我不远处则有一条江河在流淌。
这里难道是……逐鹿?!
轰隆!
天空响起一阵惊雷,忽然间四面八方同时出现两支兵马,夹带着飞箭朝着自己飞来,喔抬手想要躲,但是飞箭直接在我身上穿过,没有留下东西。
这难道是鼎鼎大名的逐鹿大战?
据说,蚩尤和黄帝在打斗的时候,在一个逐鹿的地方开过战。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攻打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杀掉蚩尤,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
蚩尤又用巫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乱,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后来,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渐渐成为部落的首领。
而蚩尤战败后,有人说他被黄帝捉了杀了,也有人说他跑了。
可是最后还是没说出个所以来,至于黄帝这个人,他也是功绩很大。
相传,《史记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表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列出春夏秋冬的官名,如《周礼》,春官宗伯管祭祀礼乐,夏官司马管行政军事,秋官司寇管刑法禁令,冬官司空管工程建设。这种以云为公职名称是早期黄帝部落内部由各氏族分别担任的部落公职,至于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由各部落分别担任的部落联盟公职名称,如《管子·五行》所记,则称为“当时”天官、“禀者”地官、“土师”春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李”冬官。今浙江省有缙云县,其县有缙云山,相传为黄帝游仙之处。
《广韵》释“窜”为“放也”,即流放之意。“三危”,孔安国传曰:“西裔之山”,裔指边远之地。《山海经·西山经》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汉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肃敦煌市。敦煌市东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镇。《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西南地区。
所以说,判断其两人关系也不好说,都是部落利益吧。
他们打完后,我看到了是蚩尤败北,但是蚩尤并没有被杀死,而是从黄帝手上逃走了。
可是黄帝没有因此去追杀蚩尤,因为那时候两人大战都是元气大伤,民心所向实在是太过于脆弱,黄帝必须得安抚民心,不要觉得自己的君王是一个嗜血的君主。
所以黄帝就到处去各地安抚民心。
所以到了苗族那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