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太子朱厚照似乎已经明显的开始忌惮朱宸濠,弘治皇帝更加担心自己死后朱宸濠可能只会更加的危险,如期这样,还不如趁着自己还能做决定的时候,朱宸濠到底,因为在弘治皇帝的心中觉得自己亏欠朱宸濠太多太多了。
心意已定,弘治皇帝压着心中的怒火,硬着满朝上下的目光还是开口说道:“太子所说不错,宁王却是密奏朕,提升固原为军镇,既然太子也表示赞同,那么朕也觉得未尝不可。传……”
弘治皇帝见到事态已经走到这一步,也不再犹豫,虽然太子的本意不是,但是确是明言的,所以弘治皇帝便接着太子的表面的意思坐实这件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就在弘治皇帝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刘健直接归于地上,打断道,“陛下,设置军镇一时非同小可,牵动着边疆的安稳,更关系的家国天下的安稳,陛下请三思啊!”
“陛下三思!”谢迁也是刚刚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同样跪地恳求着。
“父皇……”朱厚照此时刚要发言,却被弘治皇帝直接打断,“此事并非朕一时决定,自朕登基以来,一直着边疆,虽然在各位朝臣的努力下,天下出现了太平,但是我朝的边疆确是连连受到骚扰,北元之后是瓦剌,瓦剌之后又是鞑靼,实在是让朕不能放心的下,但是历年来边疆用兵都需要内地挑拨钱粮,实在耗费巨大哦,朕也也考虑要效仿汉朝武帝修筑朔方城一样,在边镇大后方也建立一个后勤不给基地,只不过正巧宁王也提起此事,朕也觉得此时事关重大,所以才做此决定。”
“陛下,边关重镇各有职责,各有需要守卫区域,完全可以抵御外敌入侵,而且固原周围是大片的草原平川,根本无法阻挡鞑靼骑兵的攻掠,升格固原为军镇此举实不可取。”这时,左都御史琳在次反驳道。
“史大人未免言过其实了吧,我朝自正统以后,西北边防形势渐趋紧张,经常有蒙元骑兵南下,沿清水河袭攻三边等地。土木堡之后鞑靼诸部占据河套地区,我朝的边防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成化二年,鞑靼大举侵扰延绥地区,就曾散掠平凉,入灵州及固原,长驱寇掠静宁、隆德诸处。成化三年,鞑靼攻破开城县,县治和千户所被迫迁往固原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不知道史大人凭什么自信能保证边镇不失!”此时兵部尚书刘大夏听了史琳所说后,冷笑着回道。
“固原升为军镇并非是马政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方方面面。固原升镇必定要筑城,可是钱粮从哪来,兵员又从哪来?”此时朝臣中缓缓走出来一人说道。
“王大人这个天下穷大人的称谓还真的不需所言,如果陛下决定升固原为军镇,那么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能保证我朝边境长治久安,现在我们勒紧裤腰带又未尝不可!”吏部右侍郎梁储看到出来的人正是奔丧刚刚返回的户部侍郎王鏊,哈哈一笑,说道。
“陛下,三镇者,其固原之门墙;固原者,其三边之堂奥。如果把三镇和固原比作大宅院的话,三镇就好比是固原的门和墙,固原就好比是宅院厅堂最里面的地方。自土木堡之后我朝尽失河套,瓦剌和鞑靼部交替侵犯我朝边境,西北三边已无宁日,再加之三边镇各自为战,势孤屡挫,升固原为军镇只是加强三边地区的防御能力,所以微臣认为升固原为军镇完全可行。”听了梁储所言正和心意,马文升当即出来说道。
“梁大人常年代表我朝出使邦国,想必不是很了解目前的真实情况,陛下,虽然几位大人有理,但是总制三边实在是权利过于庞大,陛下不能不加以提防啊,当年安禄山总制两镇便能摧毁大唐盛世,尚宁王这个亲王乎?”此时从上朝一直没有发言的内阁李东阳终是开口说道,直白的说出了他们所担忧的事。
“李大人这么说无非就是宁王掌握了三边之权,但是三边总制不是常设之制,而是边疆鞑靼人数次进犯才设置,如果以后宁王剿灭鞑靼或者战事平定,完全可以收缴宁王总制之权。
而且如今延绥、宁夏、甘肃三边镇守总兵和巡抚都御史,在抵御蒙古鞑靼、瓦剌时各镇不相统一,各自为阵,有警不相救援,致使作战多次失利。
所以才明宁王总制三边,统一指挥三边人马,联合作战。而且自宁王殿下出任三边总制期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遭遇数番大战,如果不是宁王他精心运筹,恐怕无法扭转了我军在这一带的被动应付局面。而且宁王殿下凭着总制三边就能变消极防守为主动出击,完成了奇袭鞑靼王庭的惊天一战,如果再加上固原的辅助,说不定真的可以击破鞑,像汉朝卫霍一样驱除匈奴的壮举。”这时在朝臣中兵部的众位官员中默默地走出了一位官员,正是刚刚被提升为兵部侍郎的王纶。
弘治皇帝在听了朝堂之上大臣们的言论后越来越觉得升格固原镇是对的,尤其是在听到刘健、谢迁等内阁对朱宸濠终于直白了当的猜忌提防后更觉得设置固原镇的性。
本来他以为以朱厚照和朱宸濠的关系,应该会在以后帮助朱宸濠,但是如今……
一想到此弘治皇帝仍是不住地咳嗽了几声,这段时间以来,弘治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