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觉得之前刘大人的建议虽然失败,但是刘大人的本意确是对的,所以微臣建议有刘大人挂帅,前往哈密督战!”杨廷和见到刘健仍旧是死鸭子嘴硬,只好来了个釜底抽薪。
听了杨廷和所言,刘健老脸一红,心里想着,“我还没准备请罪,你就先替我请罪,这分明是转弯抹角的逼我认错啊!”但是话赶话已经到了此境地,刘健也只得说道:“陛下,微臣不了解实际,妄议指点边关战事,造成哈密失陷,微臣实在是有罪!”
“如今哈密失陷,边关紧急,不知道刘爱卿是否愿意前往甘肃督战?”弘治皇帝没有直接回到什么,而是直接的问道。
刘健见到弘治皇帝并没有像以往一样主动宽慰自己,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刘健却已然知道弘治皇帝心里对自己已经有了不满,而又是直接了当的要自己前往甘肃处理哈密,可是自己确实不能够胜任,目前看来,除了宁王朱宸濠适合好像也再无旁人能够胜任,虽然刘健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再给朱宸濠的权利,但是军国大事关头刘健还是能够分得出轻重的,因为在刘健的心中,弘治皇帝对朱宸濠也出现了妥协,而且更让刘健高兴地是太子朱厚照似乎也不再那么坚决的,现在他们几个人都还健硕,而且弘治皇帝也说过朱宸濠这个总制三边的职责并不是长久的,只要给他们时间,他们一定能辅佐新君慢慢的收回朱宸濠的权利,
所以,目前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成功了一半了,所以刘健终是咬着牙,松了口:“陛下,臣虽然粗通文墨,但是终究不谙熟军事,实在是不能担此重任,但是哈密已经失陷,国家已经面临着危险,所以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宁王朱宸濠最为合适!”
“什么?”弘治皇帝本来以为还需要在争辩一番才能行,但是没有想到刘健已经松口了,一时之下弘治皇帝差点没有反应过来。
“回禀陛下吗,如今宁王总制三边,而且数次大战均能取胜,目前看来,无论是身份,能力宁王都是不二人选,所以臣也附议!”从早朝以来,李东阳早就看出弘治皇帝额心意了,虽然差一点就那下了朱宸濠的兵权,但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他们有些操之过急,军国大事还是战胜了他们的想法,李东阳见到刘健终于松口了,也紧跟着说道。
“臣,也复议!”谢迁见到刘健和李东阳也都同意了,也知道拿下朱宸濠确实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也无可奈何。
“臣也附议……”见到三位坚定范对朱宸濠的阁老都同意了,朝堂上官员都跟随着附议着。
在朝臣们的一致同意下,弘治皇帝下达了最终的命令,同意了朱宸濠在固原设立军镇一事,并命朱宸濠总制三边等处边务,领兵督收哈密。
于是,在哈密问题的帮助下,朱宸濠在遥远的京城又涉险渡过了一关。
但是此时,经历了数番大战的朱宸濠已经回到了宁夏城,有了这段时间朱宸濠本已经耗费太多的精力,在加上体内的那股力量又出现了反复,朱宸濠早已经是身心疲惫,所以当朱宸濠交代完事情后,便表示他需要好好休整几天,并且不准人打扰。
外面有刘养正和姜汉等人撑着,在这几天里,朱宸濠精神恢复了很多,而且也趁着这难得的空闲暗中修炼自己的功夫,试图找到克制那股力量的办法。
只不过这短暂的闲暇却再次被京城中传来的圣旨所打破。
圣旨中弘治皇帝极为夸赞了朱宸濠刚来宁夏就能战胜数次危急,并且赢得数场大战的事情,而且对数次大战有功之臣数功并赏,加官进爵。而且弘治皇帝他在三边发展屯田和马政,而且已经同意朱宸濠把固原设立军镇的建议。
这倒是让朱宸濠有些意外,朱宸濠原本以为固原设置军镇不会这么轻易通过,但是无论中间发生了什么,现在的结果却都按照自己跌意愿发展着,正当朱宸濠想要表示跪恩拜谢的时候,那宣旨太监却再次拿出了一道圣旨,“宁王殿下,还有一道密旨,陛下让咱家交给你!”
宣旨太监没有当众宣读,而是从怀里逃出了一个雕刻着精细花纹的竹筒交给了朱宸濠,虽然朱宸濠觉得不明所以,但是在宣旨太监走后,打开了密封的腊封,,只见那竹筒内还有一道圣旨,只不过没有轴柄,而是折叠着放于其中,仔细看去,只见这道圣旨上写着,“朕最近得到甘肃边关密报,东察合台汗国可汗满速儿兴兵围攻哈密卫,虏去忠顺王太后,并且逼胁关外各卫一副归顺于他,为患不已。
哈密是我朝边关重地,朕已经和朝中大臣们仔细讨论过了,都觉得这件事有你代表国家处理最为合适,但是东察合台汗国素称强悍,而哈密卫兵无纪律,人无固志,为此朕特赐予你便宜行事之权,你可以征调所需要的钱粮兵马,收复哈密。
但是哈密乃是藩属,西域各国关系错综复杂,还望你访察向背,务要计虑周悉,审度强弱,应机速发。成功之日,升赏不吝,如无可乘之机,不可轻易而动,你应慎之慎之。”
朱宸濠看完密旨后,并没有想隐瞒什么,而是直接把密旨递给了一旁的刘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