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读书人:“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连孔孟这样的贤哲之辈也必须依靠权势这张皮,没有这张皮,自己连一个挂靠的地方也没有。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宫(隋朝皇帝临时行宫)宫监(接待办主任)裴寂,没事时一人躲在书房看书,看到孔孟这些贤哲之辈的遭遇不免独自感叹,历史只是换了一张皮,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可悲可悲。
裴寂寒门子弟少时父母早亡,跟随大哥长大,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经费,独自一人走路到隋朝首都洛阳(陕西省西安市),
裴寂虽然成绩好也只能上庶学,但裴寂很聪明,在学校读书期间,他就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除了功课好之外,更应该表现好,所以一有空闲,便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渐渐地在学校里崭露头角。
学习好,表现好,学校里面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最欣赏,有各种机会便不遗余力地推荐给他。
在老师眼中看来,庶学这类三流学校,如果能培养出一个九品县长,那也是老师们值得骄傲的事。裴寂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再加上自己平时的认真学习,毕业的当年裴寂便顺利地考中了进士,当上公差吃上了皇粮。
中举后,裴寂给李渊做了几年幕僚写了几年无关痛痒的文章,被安排到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宫负责接待工作。在别人眼中这是高升前锻炼的场所,工作在这里,一来可以打通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这里往来的都是能决定官员升迁的高人,便于跑官,二来这样的工作也告诉周围人,我跟的人就是李渊(太原郡留守,封号唐公),别人也会看着李渊的面子给予照顾。
但裴寂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份工作,他认为宫监就是一个管衣管饭的差事,但因为是李渊的安排,心中的不满一直不好发作。
裴寂有一个好朋友——晋阳县县令刘文静,他们曾经都是李渊的幕僚,后来被李渊派到各地做官,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很熟。
刘文静和裴寂吃皇粮的方法不同,刘文静父亲是隋朝镖骑将军(军区首长),在征战中以身殉职,被隋朝追赠为上司仪同三司(国家革命英烈)他通过九品中正制进入公差行列。
今天裴寂突然想起知识分子的事,便找来刘文静,两人登上城楼,望着远处的群山,不免发出万千感慨。
裴寂出身寒微,对自己现在的身份仍然有些不满足,他时常抱怨自己的老爸怎么就不是一个官。
刘文静的想法却与他相反,他情愿去做一个地方官。
在城楼上,两人聊起来,曾经的记忆当然是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一聊便谈到了曾经寒窗苦读的日子,回想过去,展望今朝,两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谈到了应该怎样去品人,特别是年轻人。
刘文静认为,衡量一个年轻人是否有前途,首先看其志向,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长大后一定甘于下流。
听完刘文静的观点,裴寂笑了,但仔细想想连连点头称赞,裴寂自己也总结起来,他认为有以下四条。
第一,志向,有志向,就不会甘于下流,自觉奋发向上;
第二,见识,见识来源于认真的学习,学习能够增长人的见识,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会稍有收获就沾沾自喜;
第三,情商,情商很重要,为人处事,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谋事的成败;
第四,毅力,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