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大规模的进行各种建设,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各级官吏。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因为,上可以克扣下拨的建设资金,下可以趁机偕农民的油,所以,进行建设在各级封建官僚的眼中是一件好事。
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却是一种难言的痛苦。民虽愚,但并非没有理性计算成本的时候,在他们有限的认识当中,蚁民们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最后的理性。
从公元611年的春天开始,隋朝各个城市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农民举着“起义”的大旗从各地走来。
隋朝立国的时候,国家认真实行笼络知识分子的各种制度,起义的农民因为没有知识份子的指挥,朝廷随便设下几堵围墙,便轻松的让愤怒熄了火。
制度永远是与人性做着博弈。隋朝建国不久,国家笼络知识分子的各种制度因为各种原因开始慢慢失去作用,这便让很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他们一旦与不满现实的劳苦大众结合起来,后果相当严重。
平日里没有多大威胁的农民起义,因为有了知识份子的指挥,开始在隋朝各个城市发动混乱,从公元611年的夏天开始,隋朝政府对局势的控制能力由开始的主动出击变为被动接受。
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朝鲜),礼部尚书(国务院内政部长)杨玄感利用国内矛盾,举兵叛乱。这场由高干子弟发动的叛乱,刘文静很不幸卷了进去,被关进了监狱。
对于造反这样的事,刘文静有着自己清醒的头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参加。而脑子简单的年轻人则不一样,刘文静的女婿参加了,还在里面成了一个骨干,因为此事刘文静郎当入狱。
狱中的刘文静,恨死自己这位名叫李密的女婿了,每天不好好念读书,热心政治。
李密这个人大家在脑海中一定要加深一下印像,关于他的事后面还有很多。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女婿犯下的错误,刘文静不会丢掉头上的乌纱帽,自己阅人无数,女儿的婚姻大事却这样糊涂,在狱中的刘文静时常抱怨。
谋反这等株连九族的事,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刘文静知道自己出不了监狱这道铁门。九品县令,官俸很少,没有钱上下打点,刘元静只能静静等着,等着时间慢慢耗去,隋炀帝大发慈悲放了自己。
这样一等,就等了一年,没有得到宣判的刘文静,心里开始不平衡。刘文静知道这样等下去的结果只能坐一辈子牢,想到这些,他有些灰心,与其这样,当初还不如和女婿一起反了,因为横竖都是死。
没有钱打点上下关系的刘文静,在牢里一晃就到了公元617年,这一年他被转移到了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李渊管辖的监狱。听说这件事后,刘文静长舒了一口气,阴霾许久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他知道,到了太原就是到了自己地老家,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处理了。
对于刘文静这样的人,隋炀帝并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想法,培养人才不容易,这样的人留着还有用。更何况刘文静没有参加杨玄感的叛乱,隋炀帝下令将刘文静这样的人遣回原籍,背后隐藏的信息是宣布这批人即将平反。
回到太原后,自由又重新回到了刘文静身边,但这种新鲜感并未让刘文静高兴多久,看着自己寒窗十年奋斗的功名一下子没有了,刘文静心里多少有一点不满和愤怒。为了生活,刘文静不得不投靠李渊,在他幕府中做一个幕僚糊口。
幕僚与县令,成就感不言而喻。幕僚是李渊为了笼络刘文静这样的读书人开办的慈善机构,而对于刘文静这种宁做鸡头,不为牛后的人而言,这样的结果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失落和压抑。
在李渊家中,刘文静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就是裴寂曾经向他推荐的李世民,从李世民的谈吐中,刘文静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窥测人是一种本领,在官场混迹多年的刘文静这一点还是有所锻炼的,在和李世民的交往中,他发现李世民和自己女婿李密是同一类人,有理想有抱负。
只不过李世民的身上有一种东西自己的女婿没有——务实的精神,相比之下,李密就是一个梦想着一夜之间功成名就的理想青年……
看着李世民,刘文静做官的渴望又重新燃了起来,头上顶着乌纱帽时,刘文静不会想着造反的事,现在没有了乌纱帽,刘文静总想着一定要干点事出来。
如果在太平盛世,李世民也和当时许多高干子弟一样,沿着主辈当官的规律一直走下去:考举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如果不行,通过父亲的人脉得到一官半职,讨几房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如果没有隋末的农民起义,李世民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是在深藏于图书馆发黄的历史书上多留下几行字:李世民太原郡某某将军,生于多少年,死于多少年。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