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一把斧头就想在地上敲出一块金来,然后拿着换来的银子买房娶妻,隋朝末年动荡的局势让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李世民却没有这样功利的想法,作为太原郡(陕西省太原市)太守(市长)的儿子,他没有必要这样干,自己等上几年就是一个县令,生活上衣食无忧也不用操心,如何在这场动荡的局势中出人头地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平日里,李世民的时间除去用于学习外,主要精力是花在结交当地的文人名士上。这样,一能增长自己的见识;二来文人的笔,名士的嘴是最好的宣传渠道,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通过与他们交往,能够迅速提升自己在舆论界的知名度。所以结交文人名士是一件有益无害的好事。
直接促使李世民思想变化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因为这件事,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劝说父亲起义,因为在生存和死亡之间,李世民认为活着永远比死去好。
太原郡北边紧邻着广阔的大草原,东突厥(翰海沙漠郡)生活在这个地方。汉人自己忙于内讧,突厥人认识到这是偕油的最佳时机,而作为隋朝北大门的马邑郡(山西省朔州市),便成了突厥人攻击的第一个目标。
公元616年8月,东突厥进攻马邑郡,马邑郡太守王仁恭与太原副留守高君雅抵抗失败。
自己人关着门打,摔坏的东西即使坏掉也永远觉得是在自己手上,不足痛惜。突厥人跑来偕油就不同,这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即使没有什么损失也会痛惜一番。没有打赢突厥的李渊此时就像股市上的股票,波动一番落了下去,从以前只赢不赔的蓝筹股变成了一支垃圾股,持有股票的最高老板隋炀帝当然心里不乐意,追究责任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世民思想的变化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以前刘文静劝说他起义,他不同意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情形让李世民下定决心一定要起兵。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却不那么认为,造反在他看来不行,自己即使死了也要留一个“忠臣”名声,李渊很看重名誉。
虽然名誉并不能拿来当饭吃,但李渊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名誉能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太了解中国的文化了,几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力量往往比法律更有效。
此外作为一个厌倦打仗的读书人,能够过几天安心日子是他最渴求的,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渊坚定的拒绝了。
听说太原战败的的事情,李渊身边刘文静这样的人坐不住了。因
为他们升官的希望会随着李渊价值的变小而泡汤。在李渊还没有被隋炀帝问责之前,劝说李渊起义是自己以后增值最好的办法。
刘文静裴寂及其亲信们加入到李世民劝说的阵营中,在舆论上给李渊造成很大的压力。
究竟反还是不反,李渊艰难地做着选择。反了,如果没有成功,自己经营一世的形象就会付之东流,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反贼,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反,就只有死路一条。
宫殿中的隋炀帝也在思考李渊这件事。杀了李渊,大隋王朝的大门就没有人看守了,不杀,又不能教育官员队伍,隋炀帝思来想去始终找不到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
守门这件事李渊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他认为隋炀帝不会杀他。
隋炀帝迟迟不肯给出答复,李渊猜想一定是因为自己能够防御北方突厥人进攻的原因。
李世民却不这样认为,现在不追究,是因为李渊还有利用价值,秋后算账是隋炀帝常用的伎俩,在造反的问题上,李世民坚持自己的观点。
李渊是保守派,李世民便让裴寂和刘文静劝说父亲。如果能得到李渊肯定的的答复,李世民这些年轻的激进派便有足够的时间做起义准备。
问责制的存在,成了隋炀帝和李渊之间的导火索,李渊后来无奈地顺从了李世民的意见,造反的事情这时确定了下来。李渊仔细想
想,认为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兔死狗烹。但在他内心深处,李渊更为害怕的隋炀帝以后的秋后算账。
此外,隋朝这台国家机器的运转,因为农民起义已经气数已尽,这也是让李渊做出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渊决定依照儿子的意见,起义造反。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