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做造反这样的事。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当一个忠义之臣,做一个守法公民是他终身的理想。在潜意识中,造反这样的事他一直认为是件丢尽祖宗脸面的事情。“成者王侯败者寇”。李渊知道,自己必须要成功,一旦输了,自己留给历史的只能是满篇的唾骂。
穷苦读书人翻身的机会,在隋朝,科举是唯一的道路,因为隋朝连年内乱,科举现在显得没有多大用处。没有地方发挥自己的才能,一些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便去寻找其他途径,读书人这样的反应,更加剧了隋朝局势的动荡。
各地动乱的形势,李渊身边的幕僚一致认为,这是老天给李渊的机会,纷纷献言献策,建议李渊尽早起义。
对于顾问的意见,李渊反复斟酌,很多问题,李渊认为自己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第一,现在打出造反的旗号,自己的形象好似女人脱了衣服立于闹市之中,舆论不利。叛主在当时视作卑鄙的行为,对于舆论,李渊知道不能拿它当饭吃,但他知道,好的舆论就是一场广告,产生的效益李渊不得不认真对待。李渊更明白:想要偷人一定要先将牌坊立好。
第二,怎样给自己的员工制定待遇标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不好手下的待遇问题,事情很可能不能成功。因为没有好处的事,人们不会去干。
第三,旁边的东突厥(瀚海沙漠郡)会不会趁机进攻自己,一个隋炀帝就已经够自己对付了,如果东突厥在此时乘火打劫,两相夹击之下,自己很危险。
在李渊决定起义前,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李渊想了很多解决的办法,但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
因为乌纱帽的问题,刘文静心里一直积聚着满腔的不满,李渊迟迟不肯下达起事的命令。文静在家等不住,摩拳擦掌一番,便找到李渊询问缘由。
李渊的三个问题他听后一番分析,一一找到了答案。
(一)读书人是一杆枪,其他的他们可能不行,但造舆论是读书人的长项。
(二)李渊没有安身立命之地,刘文静这等寄生的幕僚更无立身之地,大家只能一起造反。
(三)刘文静建议李渊和东突厥(韩海沙漠郡)讲和。
分析突厥上次攻打太原(山西省太原市)的原因,刘文静一针见血指出:“中原大战,这是突厥人最愿意看见的事,我们打得筋疲力竭时,正是他们偕油方便之日。刘文静建议,和东突厥讲和有七成的胜算,突厥人观望后一定会支持我们。
刘文静一直想着造反,现在的情形他得很清楚,耗下去自己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他的想法,因为李渊在马邑郡(山西省朔州市)的战败,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实现机会。
李渊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放着清闲安逸的日子不活,年过花甲谁也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都是被逼迫的。
刘文静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侯门将宅,吹说一番,便将自己想要的一切说到了手边。如果要评选隋代高级幕僚的代表人物,刘元静应该是最佳人选。
李渊回过头来看着刘文静,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治国需用读书人。公元6世纪缺的是什么,李渊在心里默默地念道:人才。
在公元6世纪拥有人才好比拥有了一台印钞机,李渊现在可以大踏步地进行自己后面的事业,有钱就是男子汉,而李渊现在不缺钱。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