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俯视着城墙下的薛家军,顿生感慨:利益的争夺真的是矛盾产生的根源,当和平的方法解决不了,战争便成为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弱肉强食,”其实是生活规则下的潜规则。
李世民与薛举两军对阵,已经有一段时间,双方明暗的各种计谋都使了出来,但是谁也不肯首先发兵。这样下去,双方都知道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能和平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但这样的相持却依然持续。
当大战在即时,李世民却因为水土不服,患上了痢疾。李世民生病,本来很简单的问题,这时变得复杂起来。
李世民手下几个年老的将领打心眼瞧不起李世民,当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站立于自己之上,这几位年老的将领有一种压迫感。他们会感觉自己老了,没用了。在中国习惯于论资排辈的文化氛围中,这些人对李世民有一种发自本能的嫉妒。
听说李世民生病,他们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心里纷纷感叹:终于脱离李世民的指挥。而这种感受最严重的莫过于李渊的亲信幕僚刘文静。
刘文静心里很矛盾,他自太原(山西省太原市)起义以来,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鸡头还是牛后。
成功的人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这种少年老成的现象,应该是一种天赋。
成功的人最擅长的本事,让别人干活,大家都益。虽然主要受益者是自己,但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出是自己有意为之。能做到这一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生病期间,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身边的变化,提早做好了准备。
他有知人之明,周围人想些什么,会干什么,他都清楚。
他更明白,在他生病期间,谁会误事。梳理一番,李世民想起了他最不放心的一个人,他亲近的顾问刘文静。
李世民很了解他,刘文静不是一个甘居人后的人,是一心想干大事的人,但是才能欠缺了一点,留在身边充做智囊还行。硬碰硬打仗,他不是高遮(甘肃省泾川县东)城下薛举的对手。
人与自然站在一起,相比之下,人永远是渺小的,在自然面前,人只能屈服自然,或者做做有限的改良运动,人并不能胜天,只能顺天。任何伟大的人,在自然面前永远只能低下他在人群里时常高昂的头颅,因为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
正当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李世民病了。
对于掌握自己命运发展的人,当他面临困难危险时,人们的关心无外乎两种:
(一)可以表现自己对领导的关爱。
(二)了解情况,为自己的以后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自己可以趁早逃离……
李世民的生病,造成了高遮(甘肃省泾川县东)城中权力的真空,刘文静真如李世民猜想的一般,没有看错他,他没有把持住自己。
薛举远到而来,李世民认真分析了薛举的实力。
薛举没有坚实的基础,后续补给不足,冷冷他,便能让他因给养不足知难而退。撤军后的薛举的战斗力下降,到时自己便能不战而胜。如果急于求胜与薛举交战,薛举便会一鼓作气向自己杀来,这样自己很可能会输,即使胜了薛举,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李世民的担心还是发生了。
公元618年7月9日,刘文静在李世民一再要求不能出战的情况下,首先出战。
这一战,因为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换来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战败。
战斗的时候,刘文静犯了一个错误,他将满山的士兵分散开来,集体的作用一下土崩瓦解,部队马上变成单兵作战。这样的机会,给了薛举极大的便宜。
薛举的军队抓住战机,采取大包围,小围剿的策略,将刘文静打得落花流水。
薛举的军队在浅水原(陕西省长武县北)击败李渊的军队,唐军八个总管(师长)同时溃败,士卒死亡一半,大将军慕容罗喉、李安远,刘弘基全部被杀。
为了一泄自己对李渊的仇恨,薛举将李世民军队的尸体收集起来筑成高台。
鲜血飘飞的战场上,刘文静灰溜溜的骑着马,狼狈的逃了回来,这时说什么都已经没用,刘文静解下自己的战袍,跪在李世民的房间外,等候发落。
李世民掀开被子,对周围的人道:“让刘将军下去休息吧。”李民
的语气中没有责备刘文静的意思。
现在任何的愤怒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后面的情形是否还有挽留的余地,将军队的损失降到最低才是李世民最重要的事。
李世民对这场本在自己掌握之中的战争,多少抱有些遗憾。到手的东西突然失去,任何人都会觉得可惜。
赏罚分明是李世民坚信的原则,如果处处讲私情,原有的规则便会不复存在,没有了规则,李世民无法立信于人。
刘文静等人被开除官籍。
在安排上,李世民留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