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山西省太原市)是李渊以前的老家,当初为了躲避隋炀帝战败问责,李渊迫不得已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一路上跌跌撞撞的跑到了长安。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每天忙碌打点,李渊忘记了他曾经的一个朋友,老家的邻居李密。
当初为了利用李密牵制东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清剿的大军,李渊曾经和他有过往来,至于现在怎样,李渊没有闲心去了解,现在,管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李密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
当初打天下,大家都没什么,也不分出你大我小,而今有了自家的一块菜园,问题便突显出来了。
问题之一:“(表面问题),到底谁是领导,该谁来指挥。
问题之二:(深度问题)利益怎么分配。”
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必须了解李密。
李密其父李宽,隋朝时期,因战功卓著,被隋朝封为上国柱(国家一级英模)。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朝鲜),礼部尚书(国务院内政部长)杨玄感利用国内矛盾,举兵叛乱。李密因其过人的学识做了杨玄感的智囊。
杨玄感叛乱失败,李密被隋朝通缉,无路可去,占据瓦岗(河南省滑县)的叛军首领翟让爱其才能收留了李密。
翟让本是当地,因事犯法,判处死刑,关押在监狱里,等候执行。监狱小吏黄君因不满现状,在狱中煽动翟让叛乱。翟让想到自己终归一死,便答应黄君要求,逃出监狱,带领部众200余人进入山林,占山为王,以抢掠为生。
翟让的收留,让本以为自己生命快要结束的李密,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激情,作为对老板的回报,李密在翟让这里干活十分卖力。
严格一点来说,李密是一个因为参加农民起义运动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在这之前,李密曾担任过隋炀帝的侍卫,曾在隋朝开办的军事院校学习)在瓦岗叛军人才极其匮乏的环境下,李密很快脱颖而出,成了瓦岗叛军的骨干之一。在李密的带领下,几年时间,瓦岗(河南省滑县)叛军摇身一变,在当地有了不小的影响力,霍家也从此改名为霍氏集团。
李密功高震主太,会对翟让的地位造成威胁,霍氏集团从事职业的特殊性,让翟让不得不正视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李密是聪明人,翟让的一举一动,他都能从中嗅出真实的信息,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李密隐约的感到霍老板要赶走自己。
想到这些,李密有些失落,难道自己为翟氏集团兢兢业业打工这么多年,换来的却是翟让的一张下岗通知单。越往心里想,李密的不满越严重,翟让的作为有一点过河拆桥的味道。
如果在太平盛世,李密和霍老板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和平环境,规则写在纸上,(当然,潜规则不算)实在不行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乱世则没有规则可讲,谁拳头大,谁就占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就能活得舒服一点。此外,李密的遭遇也是由翟让从事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李密的去留让翟让感觉很决定,是否解聘李密他思考了很久。
李密跟随自己东征西战,确实为企业创造了不小的财富。
此外,李密在翟让这里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更重要的,这些人脉关系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共同利益这块基石上的,李密则是这块石头稳定的关键人,换掉他翟让心里没有把握,他害怕这样的举动会引起集团内部的动荡。
当初李密没有参加瓦岗叛军,翟氏集团的经营状况是负增长,直到李密加入,才开始渐渐有了起色,翟氏集团能有今天,李密的功劳不可磨灭。
房间里的翟让仔细地梳理了一下昨天前天,在看看今天,突然发现自己做事太绝情。
翟让回过神,回头看看自己身边的亲信,翟让连连摇头,“自己身边的亲信都是些无能之辈。”翟让不敢想象李密走后的情形。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翟让决定不解聘李密,看看自己前面走过的路,霍让觉得自己一定不能失去李密这样的人才。这一刻翟让感到世
界很美好,为什么人们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翟让突然明白了中庸之道的意思,此时的他也在突然间悟透了利益这个词。
利益是好,但这种好往往是不能一个人能够独享的。
翟让想通了,但他不知李密心里的打算,由于前面发生的事,现在的矛盾并不是翟让一人能够解决的。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