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失败让李密感觉损失了很多东西,最让他痛心的是多少年的积蓄一下子化为了泡影,以前的心血一下子全没了。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多年经营的事业,拥有的理想都在这次往来奔命的跑动中,已经没有了半点前进的动力。
9月12日,李密部下张重童、陈智略带领军队向王世充投降。
老板落难,有些人选择不辞而别,李密知道后没有追究,离开自己可能还能换来他们的新生。这些问题李密很久之前便有心里准备,李密认为要走的人让他们走吧,李密知道留是留不住的,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选择留下同生共死的人,是李密多年来感情投资笼络的宝贵财富,在李密参加杨玄感地叛乱被隋朝四处通缉时,他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要干大事,必须统一队伍的思想,用金钱笼络起来的队伍并不牢靠,金钱乃是身外物,只有思想才能真正统一自己的队伍。选择自己的行动纲领,李密选择了义气。
经过跋山涉水,李密带着剩下地队伍来到了洛口(河南省巩县)李密之所以选中这个地方,因为洛口太守邴元真曾经是他的下属。
李密高兴地敲响了黎阳县紧闭的大门,在城门下的李密没有想到,昔日的部下这时却不开门接纳他。“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李密真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看来人是善变的。
没有地方去,李密带领的队伍成了一支游走在乡间无处可去的乞丐部队,随行的亲信在一边大声的骂着,李密招呼他们停下嘴里的脏话,李密对他们说:“可能别人也是有难处吧”。但李密心里清楚,他昔日的部下不开门接纳他,是瞧不起这个落魄的领导,害怕被被拖累。
李密骑上马对身边的人说:“车到山前自有路,我们难道就这样饿死吗,我们有双手,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是不是。”
李密身上的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感染着周围的人,这也是一些人为什么选择死心踏地跟着他的原因,在李密手下干活,有一种做人的感觉,有一种在别人那里干活没有的尊重。
在李密正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苦恼时,有一个人对他很关心。
在长安的李渊对洛阳的事情已经有所了解。
但李渊也知道,李密绝不是一个久居人下的人,但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才干,让李渊很欣赏,在长安的李渊时常在想,如果自己身边也有许多才能像李密,又似刘感一样忠心于自己的员工,那该多好,自己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在外游荡的李密,领着自己的患难兄弟四处流浪,李密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李密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让身后跟着他的人和他四处流浪了,一定要找一个安身的地方。
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人的脑子会想起很多的人和事,李密这时想起了一个人——曾经在太原和他有过几次交往的李渊,但后来李密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能向他低头,这样的事别人能干,我李密不能干。
对李渊之所以抱有抵触情绪,李密是不想让他看见自己现在的窘迫,在外晃荡了这么些年,有一天让老乡看见自己食不果腹的景象,李密即使饿死也不会伸手向李渊要求救济。
李渊派出的间谍不时发回李密的消息,在是否对这个老乡救济的问题上,李渊没有李密想得那么多,李渊表示,我们欢迎李密的归来。
李密军中和李渊有往来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为自己能有一个安身的地方高兴不已,纷纷前来劝说李密,在他们心中,李密永远是自己的老大,这件事他同意才能够生效。
投奔李渊,李密听了过后没有立即回答,但看着身边饿得面黄肌瘦的兄弟们,李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们,继续靠抢粮过日子,还是找份固定的工作,李密在这个选择上有种无奈之感。为了活命为了生存下去,李密痛苦的点点头,周围立即爆发出一阵很久没听见过的欢呼声,这种欢呼声还夹杂着一种回家的感觉。
如果是李密一个人流浪在街头或者乡间,李密绝不会选择投降李渊,现在留在他身边的都是自己同生共死的生死兄弟,在战场上留下的感情是最珍贵的,李渊不能看着他们成为一帮草寇或者流氓。另外投降李渊也能获得一个好名声。
听说李密前来归顺,李渊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连忙派出大员给李密送去粮草接济他们。李渊不得不暗自感叹,在“生活“这两个字面前,李密这个要强的人终于还是屈服了,当年自称为大英雄的他,今天为了活命也不得不来投靠自己。
公元618年10月8日,李密抵达长安。
李渊很厚道,刚来到长安的李密开始总有一些担心,他害怕李渊是和王世充一样的角色,自己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可能还会遭到杀身之祸。
为了让忐忑不安的李密放下心来,李渊费尽了心思,在李密来到长安的这段日子,除了生活上优厚款待李密及其随从,更多的时候,李渊还经常下到基层慰问李密,时刻关注着李密在这里的生活情况。
老板在员工身上花费培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