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王世充憋着满腔的怒火灰溜溜地回到了洛阳,憋在心里的怒火在行军时没有时间发作,现在回到大本营,王世充终于爆发了出来。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他很痛苦,自己认为最亲信的人,竟然会在关键时刻出卖他,这是他想象不到的,经历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争,这样的事王世充还是头一次遇见。
回到洛阳的王世充更加坚定了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要在全军召开一次整风运动,整风的重点紧紧围绕秦叔宝程知节投敌展开,王世充想通过这样的运动,统一军队的思想。
经过这次教训,王世充明白带领军队不能光靠金钱的力量,以利相交者,利尽则交绝。在自己的军中王世充认识到要形成一种自己的文化,锻造一支忠于自己的王家军。
对于自己不放心的人,王世充再三思量后选择全部杀掉,之所以这样做,是秦叔宝的事情教训了他,与其让对手获利,帮对手培养一个强有力的打手,还不如先下手除掉隐患。
第一个动手的对象,王世充选择的是殷州郡郡守(获嘉县)李厚德,这位隶属于洛阳的官员,在任殷州太守期间,和李渊来往密切。王世充害怕李厚德会步秦叔宝的后尘,这样的人存在一天,王世充的心里便不会安宁。
做这样的事情王世充很保密,他打算派人不动声色地将李厚德抓起来,安排怎样的罪名也已经想好了,套用古代官场内讧常用的名词,贪污罪,作为李厚德下马的理由。这样做,一来能够整顿队伍,二来可以迷惑不知内情的人。
当王世充为李厚德做好下马的准备时,洛阳城里的风吹草动让李厚德闻到了危险的气息,王世充的为人李厚德非常清楚,随着事情发展,李厚德洞察到了王世充的企图,王世充要置自己于死地。
为什么会这样,李厚德在准备叛乱前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综合各方面情况,设想了许多种原因后,李厚德得出了结论,私交李渊是王世充清除自己的主要原因,想到这里,李厚德不屑地打量着王世充,心胸如此狭窄的人是干不了什么大事的,李厚德决定投降李渊。
李厚德的脚步比王世充手快了半拍,当他对外宣称归降李渊时,远在洛阳的王世充又一次傻了眼,他不知道李厚德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一切都是命吗。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看到自己大哥投降了李渊,李厚德的弟弟陟州太守(河南省武陟县)李育德也耐不住寂寞,也对外宣称脱离隋朝的统治,接受李渊的改编。
现在的隋朝政府虽然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垃圾股,但从广告学的角度看,隋朝这块招牌升值的空间弹性还是很大的,在混乱的年代,广告的招牌作用不容小视,李渊就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学家,王世充却没有好好利用手中的资源。
清除异己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让自己的地盘一次次缩小,做为对这种背叛行为的谴责,王世充向李厚德两兄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公元619年2月25日,王世充进攻殷州郡郡守(河南省获嘉县)李厚德。
因为秦叔宝上次叛逃,王世充积聚于心的愤怒通通倾泻在李厚德两兄弟身上,不打死也要耗光李厚德兄弟俩手上的资金,以免后患无穷,也给自己手下看看背叛自己是什么下场。王世充在行动前,做好了这样的打算。
几次交手,双方看不出胜负,在僵持阶段,2月27日,李厚德家里的母亲突然重病去世,尽孝在中国古代是人伦大事,在这件事上,作为地方长官更不能马虎对待。儒术是统治人民思想的利器,表率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李厚德留下弟弟李育德守卫殷州,自己亲自回家奔丧。
这样的机会王世充自然不会放过,积聚兵力奋力攻城,公元61年2月27日,王世充对李育德发动进攻。
离开大哥,习惯做副手的李育德突然间转变角色,感到一切都很新鲜,但这种新鲜感很快被王世充攻城的气氛清洗掉了。
2月27日下午,看见王世充滴着鲜血的大刀,李育德一时间感到手足无措,没有大哥的运筹帷幄,李育德管理的殷州城(河南省获嘉县)很快被王世充攻破,如今只剩下陟州城(河南省武陟县)。
这样一来,在力量的对比上,王世充便占有廖巨大的优势。
虽然李厚德两兄弟名义上归顺了李氏集团,远在长安的李渊也几次收到陟州城发来的求救信,但他能做的,只能用爱莫能助来回答,因为事情发生地太远了,李渊无能为力。
对于叛逃自己的手下败将,王世充没有轻易放过李厚德两兄弟,对他们的亲人,王世充抱着斩草要除根的想法,他要将李厚德诛灭九族。后来的事实,确实证明了王世充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对李厚德两兄弟战争的胜利,让几次尝受失败滋味的王世充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认为之所以胜利,完全在于自己对军队的思想整顿,作为检验,王世充决定派军进攻谷州(河南省新安县),攻打谷州不是目的,王世充要验证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