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统一的口号,再加上一个不具备统一全军能力的一把手,范愿知道他们以后的结局,只能成为一伙流寇,最终还是会被李渊清除掉。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长安城中,范愿等人攻击政府的事情,长安城中的李渊知道后感叹地说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杀死王世充的部下会换来怎样的结果,李渊自己知道,从内心深处,他觉得必须这样干。如果手下留情,被杀的杨广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当手下人请示李渊对范愿等人的处理意见时,李渊只简单的说了一个字:杀。
范愿等人也明白,李渊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解决自己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起事的口号,二是一把手的选择。
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口号,整个队伍在别人眼中就是一群土匪,这样的伍是受民众唾骂的。不得人心的事情,范愿等人意识到自己千万不能干。
李渊已经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一路上胁迫着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郁捡了不少的便宜,范愿等人从李渊的成功之路中,学到了很多经验。
在大家为口号的问题苦恼时,范愿想起了已经死去的窦建德。
当初窦建德战败,他的部下并没有像王世充的手下一样,纷纷投降李渊。当初散伙,很多人拿着金银财宝,回家过起了隐居生活。想到这些,范愿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用窦建德的旗号作为起事的口号,范愿认为再好不过了。
这样便可以窦建德号召从前的部下一同起来放抗李渊,具有凝聚人心和壮大自身力量的作用。这个意见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同,接下来关于一把手的问题,范愿等人感到非常为难。
口号可以自己想,一把手的问题却是思想不能换来的,要与李渊打仗,光动嘴皮子解决不了问题。另外,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人,队伍呈现的就是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范愿等人这时想到了在自己人中找代理人,将周围的人审视一遍,范愿发现这样做并不理想。在这之前,很多人是平级的同事,现在突然将某人推为一把手,规格不够。
选择领导人,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做老大,范愿等人发现自己人中谁也没有这个能力。
圈子中间没有合适的对象,范愿便将眼光投向了另外的地方,现在隐居各地的曾经的长官们。范愿知道,只要找到他们,起兵对抗李渊的事就一定能够成功。
选择谁做老板,范愿并没有马虎,他明白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
如果没有做好手下的思想工作,新来的老板可能不会得到手下的认同,说不定还会引起内部的争斗。另外,老板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范愿知道,只要新老板一来,自己一定要配合他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抵抗李渊的目的,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继续延续下去。
范愿想到了一个人,窦建德手下曾经的镖骑将军,当时的兼职总理大臣刘雅,他如果能够出任一把手,最好不过。
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为了给刘雅的就职创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范愿聚集手下,暗中指使人故意占卜。占卜结果为阳,通过解释,占卜人告诉范愿等人,要想成功,一定要找一个姓刘的人作为起义的首领,否则不能成功。这样做,范愿是想告诉起事的人,要想活命,一定要有刘姓的人带领我们,不然,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范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了解。范愿明白占卜只是骗人的把戏,只是自己玩弄权术的一种手段,但在文化不多的部下面前,这便成了上天的指示,具有很好的思想麻痹效果。
为了能让刘雅顺利开始工作,范愿为他清理了众人思想上的障碍,下一步,范愿便要请刘雅出山,主持后面的工作。
面对昔日的老部下,刘雅心中十分激动,但当听完范愿等人前来相见的目的时,刘雅很为难。
在窦建德手下干活时,同僚们每日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为了活命,刘雅每日苦思夜想,小心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不知死去了多少脑细胞,刘雅时常感觉很累。
现在,范愿请自己出山,刘雅知道因为什么。请自己出山,是因为他们起事缺少一把手,而且利益分配不公平,自己作为一只杠杆,可以从中调和矛盾,一旦平定下来,一定避免不了内讧。
看看现在的形势,刘雅认为自己并不是李渊的对手,想到自己年过半百,刘雅狠心地拒绝了范愿等人的请求,更多的日子,刘雅愿意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过平淡的生活。
公元621年年末,范愿等人满怀希望来到刘雅家。
范愿等人将他们起兵对抗李渊的计划告诉了刘雅。
刘雅听后连忙摆手不同意。
竟然换来这样的结果,但他们并不死心,范愿道:“刘大人就忍心看着夏王死在李渊手中吗。(窦建德曾经自封为夏王)”
刘雅摇摇头,他说道:“现在,天下马上就要平定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