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碾在长歌台外的青石街上,一连串清脆的车辙声,就如屋檐下打落的雨水,繁密中奇怪的生出一种恬静。
乐声无处,人对乐的感知,不仅是声音起伏带来的冲击感。
还有这些早已习惯,时常忽略,却真实存在的俗繁之声。
“公子!孟胜巨子到了!”易辛小声提醒道。
公子羽放下手中的竹简,对易辛道:“走!引去后门,我们去迎接一下!”
易辛点头,易辛擅长和人打交道,他见多了这些世族公卿,却还没见过像孟胜这样的人。
诸子百家中,唯有墨家最容易让人生出亲切感。易辛在见到孟胜的第一眼,便有这样的感觉。
在易辛看来,孟胜一定会对他安排从后门长歌台,会心生不悦。当易辛要施礼赔罪时,易辛才发现,原来孟胜根本就没当回事。
孟胜随着公子羽到了隔间,两人席地而坐。
孟胜的桌案上空空荡荡,公子羽顿时有些局促起来。
这不是公子羽的待客之道,作为那个时代的人,总觉得要寒暄一番,才算是尽了地主之谊。
长歌台最好的是酒,但现在这种情形,也不好用酒。
茶最合适,但公子羽现在也知道去哪里找茶。
公子羽正思绪乱飞间,孟胜先开口了。
“公子前日所言之道,孟胜沉思了数日!今日来见公子,有一问!”
公子羽一愣,似乎想到了孟胜要问得是什么。但是公子羽还是没有直接答出来,他要等孟胜问出来。
公子羽点头,孟胜道:“在公子看来,何为兴天下之利,何为衰天下之害?”
“所谓兴天下之利,利在利民,民利则天下兴!”公子羽先回答了头一问。
他说的是实话,也是墨家想听到的结果。
墨家以天下人为己任,公子羽这么一答,还真有故意拍马屁的嫌疑。
公子羽也不管孟胜如何想,而是道:“天下分崩,道家独善其身,在乱世以身作则,向天下人言修身之道。儒家言【克己复礼】欲让周礼从新得到认可,从而绝天下之乱!而墨家言【非攻】,非义之攻,则为【非攻】。三家为天下着想,晚辈佩服!只是在晚辈看来,三家之所为,皆非兴天下之利!”
公子羽一次性说了三家!但是孟胜没有辩驳,这几天他思索了很多,他已经诡探到公子羽所说的统一。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争辩,他只会等下去。等公子羽给出解释。
“道家清修己道,以己身为师,教天下人。天下人笑其自私利己。儒家言礼,教条为枷锁束缚天下人。在上位者笑言,下位者抵制。墨家为天下人,却不为君王!天下人奉之,而君王斥之!此三道皆有不可取之处!”公子羽深吸一口气,大胆的诠释着自己对世的理解。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便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包容性。
人言其言,人辩其辩。其实没有对错之分,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探索者。是值得尊敬的先驱。
而公子羽之所以敢这么抨击这个时代的主流学派,还是因为这个时代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你认为你是对的,那么可以说出来。在抨击这一点上,三家从来都不比公子羽做得少。
道家的庄子,四篇著作抨击儒家。墨子针对儒家提出了和儒家观点学说完全对立的主张,而儒家的孟子,更是对墨家的墨翟和道家的杨朱学派提出来批判。
这个时代的包容,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所以抨击的人,用自己的道理来说法别人,就算抨击有失偏颇,天下人也会自持看法,以自己的理解来认识各家学派。
这个时代,不会像后世那般。人人畏言,怕的是自己说出了被人们已经承认的观点,变成离经叛道的人。
抨击才会有进步!
这么说或许有些偏颇,但不得不承认,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是华夏哲理探究最为灿烂的时代。
公子羽深吸了一口气,这个时代没有无畏的键盘侠,他也就不怕有人以各种欲加之词,来肆意抨击。
“三家就如行医治病的医师,看到了病症,只是一味地想着如何抑制病情,却对病根不加思索。三家反战,道言战者为失道者,儒言战者为不义之师,墨言战者为【非攻】之徒。殊不知战亦能止战!战无可战,方为天下平!”
公子羽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而孟胜则静静地听着。他皱着眉头,似乎公子羽的每一句话,他都要认真考量。
“战之始,在于矛盾二字,矛于盾,生而相克,克亦相生。天下无最利之矛,天下也无最厚之盾。欲天下太平,唯有矛不能击穿盾,盾亦不能折矛,方为均衡!维持均衡唯有制度二字。制度维持均衡,须应势而变……”
均衡!均衡!这是一种回荡在孟胜脑海中的两个字。
孟胜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字,竟然会困扰他一生。
公子羽自己都没有想到,今天说出的均衡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