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吟月就这么轰轰烈烈又无声无息的被打入冷宫。
太后被送回延寿宫休息(大正宫没有其他床位)。宫里的布局被顾彤彤重新规划,妃嫔们不仅得对皇帝轮流侍疾,还要去延寿宫为皇太后侍疾。皇子那边,顾彤彤授意太傅加大功课力度,免得这帮小子没事做没人管到时候闹翻天。
皇帝又一次醒来的时候,被皇后和安德海合力搀扶着坐上了大正宫前殿的御座。而当顾老大人的轿子当着所有人的面,被抬到大正宫前殿的时候,大家顿时确定了皇帝的意思:他要立储了。
大殿很宽,殿内按站位分为四拨人:妃嫔们在屏风后,皇子们平列站在御座前的左边,正中是三品以上的朝臣和手握实权的勋贵,御座前右边则是皇室中有威望的宗亲。
皇后扶着皇帝,站在御座胖。此时的欧阳新其实已经看不清人了,但他还是强忍着虚弱靠在御座上。作出一副仍然清醒的姿态——
这是一个皇帝。
顾彤彤心里有些复杂,凭心而论,这个人挺渣,无论是前世宠爱薛吟月而冷落皇后,用手段让后宫离心,还是因为自己的疑心所以让忠心耿耿的顾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然而顾彤彤无法否认,他确实是个合格的皇帝。
他办事讲究效率,力求节俭,从不劳民伤财,压迫百姓。他提拔寒门士子,虽有压制贵族的目的,却也有不分阶级、不分族群,吸纳人才,集思广益的意图在里面。
至于修书,治水,改革兵制吏治之类的,那就是这个位面的历史书才能够作出的评价了。不过想来也不低,对得起他的国家,也对得起他的位置。
……糟糕,一不小心她已经在心里给他写讣告了吗?
“……基于此,朕决定,立一储君。”
顾彤彤听到这话心里一个激灵,随后就感觉到皇帝那枯瘦如柴的手握住了她的。
“诸卿可有提议?”
这话一说,底下的人心里肯定炸开了锅。
不少人看向处在最前排的顾老大人(皇帝体谅他年老给赐了座位),只见这位老大人正老神在在的眯着眼睛,一副“天气真好我们来打个盹儿吧”的表情,心里不禁骂娘——这老东西太滑头了!
于是只能眉眼纷飞。这个问题太过敏感,不说话吧,怕被别人抢了先机;但是推荐了吧,又怕皇帝忽然翻脸,说你在咒他死。一时殿内鸦雀无声。
大殿里安静了好一会儿。
“呵,”看到众人噤若寒蝉的气氛,欧阳新轻笑一声,既是在嘲笑他们,也是在满意自己余威犹存,不过既然他们不打算说话,他也不勉强,“你觉得谁合适?”
顾彤彤过了整整三秒才意识到,皇帝是在问她。还别说,这个问题她真的想过:
“国家法度,有嫡立嫡,”她慢慢的说,看了一眼屏风后,她这个角度是可以看到屏风前和屏风后所有人,“臣妾惭愧,膝下并无嫡子。不过陛下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好孩子,真让臣妾选,臣妾还真选不出来。”
皇帝低笑出声,殿上的气氛顿时一松。
其实不少朝臣是很反对皇后如今的位置的。但是自己支持的后宫也在殿里,他们反而不便说什么。而中立人士则是看在还在打盹儿的顾老大人面上,竟无一人提出应当让后宫回避的说法。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帝慢吞吞的说,“中书舍人,拟旨。”
他的目光仿佛实质一般扫过了在场所有人,从花瓶一样的皇室,到手握大权的朝臣,再到嗷嗷待哺的皇子,最后是殷殷期待的后宫。
“皇长子旭,人品贵重,深肖朕躬,今起,立为国储。着内务府准备一应事宜,拟定时日册封。”
大皇子如今十岁,虚岁十一,小学都没毕业的年龄,在古代却是个半大人了。皇帝拖着半死不活的残躯给他弄了个东宫班底,命他监国,让他小事问大臣,大事儿找父皇。
太子受封当日,戚良使金燕生下了原本应该由薛吟月来生的九皇子。不过不知道是因为当时乱糟糟的,还是她得罪的人太多,生产的时候一个没看好大出血,她也没活过三天。
本来当年顾彤彤是属意,迟早让李容华抚养一位皇子,不过如今她自己也怀着,无论如何不适合抚养孩子。所以当唐充衣找上门来时,她就顺水推舟将孩子交给了唐充衣抚养。
太后最后看了一眼唐充衣抱孩子的样子,十分欣慰的合上了眼。
皇帝病重期间,太后受了不少的惊吓和压力,不过当时她是后宫的“主事人”,只能都憋着。直到薛吟月那一撞,彻底让太后发作起来。在延寿宫躺了几个月,终于没熬住。
太后被薛吟月害死,皇帝恨极了此人。直接命太监去冷宫赐了白绫。薛家也因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罪名,全家都下了狱。重活一世,不仅是薛吟月和顾彤彤,薛顾两家命运也跟着发生了倒转,真不知道这算是命中注定,还是因果相报。
顾彤彤没有像薛吟月上一世那样去冷宫看她下场。却听梁石后来跟她说,薛吟月当时说了许多疯言疯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