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表现得如此亮眼,生活中他又岂会真的是个普通人?
事实上,他并非真如表面看起来这般敦厚老实,甚至带着点软弱。这一切都不过是伪装,而伪装的目的就是为了自保。
皇太极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储位之争。在这场斗争中,济尔哈朗的表现足可以显示他为人的高低。如前文所述,济尔哈朗在斗争伊始,是选择支持豪格上位的,但当他发现形势对豪格并没有那么有利时,就选择了退缩,开始以中立的面目示人。光就这一点,也足可以看出他的狡猾和善变。同时,也说明了他的所谓忠诚,一直都是站在不伤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而言的。
豪格争储失败后,济尔哈朗因为自己审时度势的强大能力成了最大的赢家——当上了第一顺位的辅政亲王。
不过,这个第一辅政亲王的名号虽然好听,实际上却并非那么一回事。毕竟,当时朝堂上,真正掌控实权的,还是睿亲王多尔衮!他济尔哈朗在军中有人,但在朝堂却无人,论及朝廷中的争权夺利,他肯定是处于下风的。不过,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胸怀大略的济尔哈朗,还是很善于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
福临即位后,毕竟只是一个幼童,国家大事全委托给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个人来处理,也就是说,清朝这首大船,已经交由他们两人共同掌舵。然而,在此后与多尔衮相斗的12年岁月中,济尔哈朗主要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示弱——辅助多尔衮,处理朝政。
福临即位时,济尔哈朗45岁,多尔衮32岁,两人同为辅政王。济尔哈朗比多尔衮大13岁,拥有崇高的军功、威望和地位,但却非常低调。可能是受父亲舒尔哈齐与哥哥阿敏惨死命运的影响,济尔哈朗一向是阴柔的,他远不像阿敏那样锋芒毕露、狂妄放肆。
他知道靠硬拼,自己是斗不过势力强大的多尔衮集团的,因此,福临继位以后,他就在表面上主动示弱,要求将自己的名次调换到多尔衮之下,并提出诸王大臣商讨国事时,只报告多尔衮即可,不必报告自己。
他那么做,在表面上给自己营造出了一种胆小怕事的假象,但实际上,却是为了韬光养晦、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济尔哈朗掌控大局的能力固然不及多尔衮强,但办起事来还是十分踏实的。担任辅政王后,他在盛京尽心辅佐幼帝,塑造自己只会办事、胆小懦弱的形象,让多尔衮兄弟可以更放心大胆、毫无后顾之忧地率领大军攻明,继续开疆拓土,为清朝入主中原做准备。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的这种做法还是有利于大局稳定的。
所谓量变达到质变,几代人的积累使明清对抗的形势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间,清朝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尔衮统率清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冲破了山海关,开始入主中原。历史的机遇,把多尔衮推向了前台,使他成为众人心中万分景仰的大英雄、大清王朝无往不胜的象征。
与此同时,济尔哈朗仍旧在大后方做着日常性的工作。如此,一个在前台发号施令,一个则在后台默默无闻,时间久了,两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差距就渐渐拉开,变得越来越大了。
多尔衮为人专擅,权欲极强,而济尔哈朗却是一个遇事先图自保的人。这种性情的差异,决定了济尔哈朗在处理与多尔衮的关系时,表面上总是甘居下风,以顺从为主。
然而,济尔哈朗的一再退让,甚至阿谀奉承,固然为了避免矛盾,维护皇族内部的团结与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但同时也助长了多尔衮的野心,促使他不断以合法方式加强自己的权力。
举一个例子来讲:顺治四年,济尔哈朗主动领衔其他王公,联名上书多尔衮,溜须拍马称:“国家已经安定,四海升平,他们享有这种安定的生活,都是由于蒙受摄政王的福泽。考虑到摄政王素有风疾,跪拜不便,请求在皇上面前免于跪拜。”
对于这样的请求,且不论多尔衮自己如何看待,至少笔者认为济尔哈朗曲意逢迎得有些过分,如此奴颜婢膝,把自己降到尘埃里、卑贱自己,就真的能换来表面的相安无事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相反,在傲娇的多尔衮看来,济尔哈朗这样的做法显然有点“贱”,已经全然没有了带兵打仗之人该有的浩然之气。这样的济尔哈朗,除了会让多尔衮看不起之外,并不能博得他丝毫的好感。
就这样,在济尔哈朗的一再纵容下,多尔衮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提升,一路从叔父摄政王,发展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最后变成皇父摄政王,大权独揽、专擅自恣,甚至连皇帝的印玺也搬到了自己的家中。
这些事,若只怪多尔衮利欲熏心,那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这是一帮子人全都宠着他,宠出来的事情,因此也应当追究济尔哈朗等人的谄媚纵然之责。实际上,多尔衮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他胸怀天下、谋略非凡,也的确不是池中之物。说实话,若不是济尔哈朗刻意的退让,一步步主动把他捧上高台、捧上天,他也未必会脑子发昏,诛锄异己、党同伐异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