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孝庄突然停止宗妇入宫轮侍的旧例,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这轮侍,一定是轮出了事情来了!什么事情呢?其实并不难猜,自然是与皇上有关的!
讲到这里,我们就必须来讲一讲顺治这个人了。且不论他在政治上有何建树,这里咱们只单纯讲一讲他的脾气性格与生活作风问题。
先讲脾气,顺治的脾气不好,那是出了名的浮躁易怒,说风就是雨。大臣们办事稍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会大发脾气,严厉惩罚,不管你此前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功劳、占不占理,他都不会给你留下面子。不仅如此,他还争强好胜,喜怒无常,心性不定,全凭个人喜恶做事。
这里举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吧。中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刑部尚书图海,平时颇得顺治的宠爱,他以笔帖式(办理文件、文书的人)起步,因被顺治看中,一路青云直上,做到中殿大学士,位高声望。后来,却又因一件小事,莫名其妙惹怒了顺治,被他革职抄家,一夕之间倾家荡产,一无所有。这人生戏剧性的大起大落,全都由顺治的心情来决定:
顺治八年二月,顺治帝临幸南苑,图海背负御用印鉴随从前往。皇帝觉得他颇为儒雅,很欣赏他举手投足间的仪度(其实就是觉得他皮相不错,卖相很有眼缘),而且觉得他言谈间颇有见地,所以就想要重用他。但重要毕竟也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总要防止别人不服气的,因此他动了个脑筋,故意对众臣说:“图海举趾异常,应当将他置于法。”
大家一听,觉得莫名其妙,纷纷跪地为他求情。希望顺治可以看在他并没有犯错的份上,赦免了他。顺治本就不是真的要将他治罪,此时见众人为他求情,就顺水推舟,说:“不治罪也行,那就擢升他为卿相吧,这样才能满足他的愿望。”于是就当场将他提升此职。
从此图海步步高升,九年遇恩诏被授予骑都尉世职。十年四月又迁升为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并充议政大臣,内三院共十四位大学士,他名列第九。十二年二月,顺治帝夸奖他“左右朕躬,恪勤职业”,特地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到了这年五月,顺治帝再下圣旨特命他兼摄刑部尚书之职。这时他已升列十四位大学士中的第五位。次年他又加少保,同时可带一个儿子入监读书(这对于家族子弟来说是无上的荣耀)。十五年十二月,他奉命同大学士巴哈纳等人共同校订事关国体的《大清律》……
看看图海的仕途,那可真是春风得意、扶摇直上,坐直升飞机都没他升得那么快的。从这种升职的速度,我们就可以窥见顺治其人的性格了——他绝对是个性情中人,喜欢一个人,就往死里宠着他!
那么,图海既然这么受宠,他又是怎么会落得革职抄家的下场的呢?这个事情说起来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顺治十六年闰三月,顺治御前的二等侍卫阿拉那与额尔克戴青家奴陈保发生斗殴。事后,陈保控告阿拉那抽刀相击。刑部审理取证后交兵部处理。兵部议革阿拉那职,又交刑部议罪。于是刑部拟判阿拉那鞭一百,用罚钱来代替鞭打,图海将结果上奏,在获得顺治同意后就这样执行了。
二等侍卫与宗亲家的家奴打架,本来是一件小事。双方并无伤亡,刑部的判罚也算公允,按正常程序而言,案子到这里就应该了结了。然而,这却成了图海招祸的根源。
事情过去十八天后,顺治帝突然旧事重提,劈头盖脑责骂起了图海。他说图海凡事专擅,常常欺上瞒下,心中诡计多端,即使是在御前也谬妄执拗,歪理邪说一大堆,每次都非要赢过众人才肯罢休。受宠信这么多年却不思感恩图报,仗着皇帝的恩宠错误越来越多。屡次受到诫谕,却从来不思悔改。与此同时,顺治还痛心疾首的表示,自己一直不忍心放弃他,所以屡次用小事惩诫他,想让他警省,只可惜他仍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因此他已是忍无可忍,不能再忍。
关于阿拉那一案,顺治更是指责图海问理不公,是非颠倒,在自己面前巧言支饰,不以实对,导致判罚不公,委屈了阿拉那。这通罗织罪名的责骂,实际上并不属实,图海非但不专擅,而且为人公道,忠心耿耿,虽然得宠却并不恃宠而骄,是个颇为正直的大臣。
可既然他是个有才能的忠臣,顺治又为何要气势汹汹的拿他兴师问罪呢?其实,从他责骂图海的那通浑话里,我们还是能听出点门道来的。在那场责难中,顺治话里话外,多次提到图海平时得理不让人,凡事总喜欢和顺治争个长短对错,屡屡使得顺治下不来台。这样的脾气性格,其实早已使好强争胜的顺治帝老大不悦,憋了一肚子气。处理图海,不过是借了阿拉纳案的幌子,滥施专制之威罢了!
处罚阿拉那,是兵刑二部共审,最后由顺治亲自批准定案的,与图海并无关系。顺治不过是借题发挥,为泄他“务求己胜”的私愤罢了!
因为看出顺治欲置图海于死地,两天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得出了结果:“图海负恩溺职,应论绞”。
这时顺治帝又突然摆出了一个高姿态,下令:“图海情罪重大,本当依议正法,但念其任用有年,姑免死,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