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乱世之臣,范文程是相当有才能的,他武能单骑赴敌,不战而屈人之兵;文能挥毫泼墨,从政治国,制定各种建国之策。作为清朝的开国功臣,范文程绝对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得到擢升,从供职文馆的编外人员走入清初统治者们的视线,并快速成长起来的呢?这就涉及到一场战争了。
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统率满蒙大军五万余人伐明,从喜峰口突入塞内,入蓟门,克遵化。当时范文程时虽是儒生,但相貌堂堂,体格魁伟,倒很像是一员虎将。
由于旧时清朝出征时,男丁全都要参加战斗,所以范文程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家里上几辈都是武将,所以他的身体里也蕴藏着武将的基因。随军从征时,他临阵不惧,奋勇冲杀,又长于用计,能言善辩,因而立下了不少功劳。而且,他还不费一兵一卒,想办法招抚了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马栏关、大安口等五城,为清军在战场上赢得了先机。明军围攻大安口城时,他又披甲逼阵,率枪炮手,杀敌军甚众。
十一月十一日,皇太极统军往攻北京,留参将英俄尔岱、游击李思忠及范文程与八员备御,领兵八百名,驻守遵化。明军来攻,清军前锋被围,文程突围力战,援之以出。
最终,因为战功显著,范文程被授予了游击世职,走入政坛。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引起皇太极的关注。
清初是一个凭军功说话的时代,官员不论文武,都要在战场上有所建树,否则便很难出头。对于这一点,范文程心里也很清楚。他明白,要想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必须立下更多的军功。
两年后的八月,皇太极再次进攻明朝。他统军八万,围攻大凌河城,范文程再次随军出征。初十日,范文程奉皇太极命,前往大凌河城之西山的一台劝降。
当时,明兵据险死守,清军久攻不下。范文程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前去劝降,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皇太极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自古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时的清朝蒸蒸日上而明朝则已暮色渐沉。虽然不愿承认,但直觉告诉他,明朝终究是病已沉疴、气数已尽,即使没有清朝,它也终将被其他的朝代所取代。再加上明末官僚日益腐败,政府苛捐杂税日益沉重,百姓受尽盘剥和压迫苦不堪言,各地接连爆发农民起义,这让范文程觉得:明朝的统治该结束了。
他一直认为,对百姓来说,只要能够安居乐业,谁来统治都是一样的。百姓需要的,只是一个开明的统治者以及轻徭薄赋的生活,只要自己的努力能为天下苍生带来这样的生活,那么一切就都是值得的。而当时在他的眼里,刚刚起步的清朝是个可塑性还很强的政治体。
这就像是《源氏物语》里的光源氏,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妻子,收养一个小女孩,然后从小将她养在身边,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她的人格,等待她长大后再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在范文程的眼里,清朝就是这个“小女孩”,他们才刚刚起步,如果自己能在这时候得到统治阶层的重用,那么就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左右清朝的成长,使其更好地往自己预期的方向上发展。
范文程的这个计划,不可谓不疯狂,但仔细想想,从历史后来的发展来看,他的努力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试想,若是没有范文程,以及后来由他招降而来的那一大批汉臣能士,清朝统治下的百姓,很有可能会遭受与元朝时一样的灾难!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的决定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以说,天聪五年的这一次劝降,就是范文程作出的一次试探与尝试。
范文程本是汉人,要他前去劝降,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他也不忍心看到两军交战,汉民死伤无数。因此,他一直希望在战争过程中,能不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动武,以减少流血冲突和无畏的牺牲。
他一匹快马,单骑至台,在城下晓譬详切,仔细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以及两军对阵之大局。守兵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真的下台投降,打开了城门。这一次的招降,得到了生员一人、男丁七十二名、妇女十七人,还有马二匹、牛二十四头、驴二十一头,皇太极获悉后大为赞赏,当场把那些都赏给了他。
不仅如此,也就是在这次过后,范文程就越来越受到皇太极的重视了!每回遇到大事,他都会习惯性地问一问范文程的意见。当然,皇太极的关注与范文程自己积极地建言献策,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那么,那个时候的范文程,是否已经是一个眼光深远、谋略非凡的人了呢?这个问题,倒是很值得探讨的。
天聪六年四月,皇太极领兵征察哈尔,林丹汗闻悉,率部民逃走。皇太极欲用兵于明宣府、大同,范文程与文馆同事宁完我、马国柱获悉后上疏,认为入宣府,不如去攻山海关。
五月下旬,皇太极驻归化城,遣兵劫掠黄河一带蒙汉人家,并命文馆官员商议下一步行动计划。六月初五日,范文程与宁完我、马国柱再次一起上奏,这是天聪九年之前《清实录》全文载录的、范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