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到这里,咱们不得不再次讲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那段往事了。
四月十四日,大军抵达翁后,明将平西伯吴三桂自山海关遣使前来求兵,书信中言及李自成已破明都,崇祯已自缢身亡之事。多尔衮见信十分震惊,他感到事关重大,因此立即派人前往汤泉,急召在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回京,共商大计。
范文程当时虽然抱病,但一听明朝已亡,哪里还坐得住,立刻就收拾了行囊,跟着信使一同回了盛京。
一路上,他深入地思考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觉得这正是清兵入关的绝佳时机。于是,一到盛京,他就立刻入宫面见多尔衮,建议道:
自闯寇猖狂,中原涂炭,近且倾覆京师,伐厥君后,天怒矣(自从李自成起兵,战火涂炭,中原动荡,最近又入侵京师,逼死了皇帝与皇后,这已犯了天怒);刑辱缙绅,拷掠财货,士忿矣(他用酷刑再三侮辱士大夫们,拷打劫掠财货,士大夫、官员们早已被惹怒);掠民资,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抢掠百姓的资产,随意强抢民女,纵火烧房无恶不作,百姓们对他也必定愤恨不已)。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他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一塌糊涂,行事又如此骄横,我们可以一战就攻破他)。
我国家上下同心,兵甲选练。何功不成(我国上下同心,兵强马壮,时时操练,有什么功业是成不了的呢?)。自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嗜杀者还能的天下的)。国家止欲帝关东,当攻掠兼思。倘思统一区夏,非乂安百姓不可(我国如果只想称霸关东,那么攻打劫掠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还想要统一区夏,入主中原,那就必须要安抚好百姓不可!)。
本来,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乞兵书,相当犹豫。
是前进,还是中止,这是一个大问题。
清军之行,本是为了夺北、京取中原,如今既然农民军已先据都城,直捣山海,那么,清军究竟还有无必要继续前进,值得深思。过去清兵三逼明都,皆未能得手,现农民军既然能袭破其城,那就说明他们的战斗力必然很强。如果清兵与之交战,恐怕也是胜负难卜。因此,是不是要入关,是不是要和李自成打,这对清兵来说,也并不是一句话就能拍板定论的事情。
多尔衮思前想后,还是不能下定决心,他对阿济格、多铎说:“我曾经三次围攻明朝的都城,却一直无法攻克,结果李自成一打就攻破了,这说明他的智勇谋略必有过人之处。如今他亲自统帅大军压境,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想乘胜追击,攻入辽东,窥伺我国的领土呢?依我看,与其入关,倒不如分兵固守四境,以观动静。”
听了多尔衮的话,多铎和阿济格两人深以为然,三人坐在一起“咸有惧色,遂顿兵不进”。
正是在多尔衮他们犹豫不决、顿兵不进的紧急关头,范文程讲明了清军必能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获取大胜的原因。他的话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并且再次强调了禁杀掠收人心的重要性,从而坚定了多尔衮进军中原的信心与决心。在范文程的鼓励与支持下,他终于下定决心,收降吴三桂,迎战农民军!
于是,四月二十二日,两军大战于山海关石河西。这一战,李自成败走,清军大胜,并乘势追击顺利入关。
此时,沿途官民皆饱受战火困扰,早已畏惧杀掠,因此“民多逃匿”。为了保证百姓不受清军荼毒,范文程虽然抱恙在身,却仍然扶病随征。他草檄宣谕安抚人心,上头书写道:“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今所诛者惟闯贼(今日义兵前来,是为了给大家报君父之仇,并非是来杀百姓的。这一回,咱们只杀闯贼一个!)。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官员来归附的,就恢复他的官职与旧时不变,百姓来归附的,就恢复他的产业与旧时不变)。师律素严,必不汝害(军队纪律一向严明,绝不伤害大家)。”
类似这样的檄文还有很多,它们都出自范文程之手,署上了范文程的官阶姓氏。当时,这一宣谕相当有效,百姓们看到了这些“民心遂安”。于是,清军得以迅速前进,到了五月初二日,多尔衮入京,带兵入住紫禁城内的武英殿,从而终于实现了爱新觉罗一族多年以来入主中原的宏愿。
清军进据北京后,范文程昼夜操劳,佐理国政。当时的中原大地百务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头绪纷繁。畿内甫平、军兴四出、腾布文告、应给军需,事无巨细,皆由范文程参与决策。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使他“昼夜立阙下”,“应机立办”,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身体极度劳累。
尽管如此,他还是始终紧紧抓住根本问题,积极革除明季弊政,为民谋利,争取人心,在开国定制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着。
入京后第二日,他见有明朝旧臣相互诬告,借以打击报复对方,引起了骚乱,就颇有先见之明地向摄政王奏称:“燕京一些人,假托搜捕贼孽,首告纷纷,恐致互相仇害,转滋惶扰,应行严禁(京城中有些人,假借搜捕李自成残余势力的名义,相互举告,打击对方。在这样下去,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