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事件,的确是孝庄母子失和的导火线,但如果你以为,孝庄母子会感情不和,问题仅仅是出在了顺治的婚姻大事上,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
虽说第二位皇后入宫后不久,顺治又接连闹出了沸沸扬扬的董鄂氏风波(详情参见前面董鄂妃的故事)以及再废后的闹剧,但这也仍旧不是他们最终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
那么,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政治因素上来。
孝庄与顺治这对母子,矛盾起源于婚姻,但最终却分裂于政见不同。那么,他们的政见,究竟有多南辕北辙,竟会导致母子间关系的冷若冰霜呢?这个就必须联系顺治帝的政治主张来讲了。
其实,要知道当初顺治帝的即位,原本就是作为汉文化的“皇子继承”制度和满文化“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的一个折衷。那个时期的清廷内部,正值汉文化与满文化激烈碰撞、相互融合的时期,顺治最终被满文化的代表人物多尔衮推上皇帝宝座,因此顺理成章的,以满文化为核心的“保守派”就主宰了清初的政局,也主宰了清初的宫廷。
作为“保守派”,多尔衮虽然也重用汉臣、轻徭薄赋、诛除前朝弊政,但他的政治思想仍旧没有发生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根本转变。因此在他的施政理念中,也有许许多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他的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这六大弊政,一直以来都为世人所诟病。
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在击溃李自成数十万农民军的同时,以安置满族“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为由,曾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汉民“投充”旗下,强制实行落后的农奴制。使得原来的小农变成了奴隶,人身依附关系变强,经济发生倒退。
后来,又出现了奴隶逃亡的现象,于是颁布了重治窝主的“逃人法”。《逃人法》规定,凡留容逃人做工甚至住宿的,都算是窝主,要受连坐之罪。因为这条法律,一时间丧身亡家者竟多达几千万人。
随后,多尔衮又颁布了“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的命令,拉开了征服天下的序幕。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江南诸地皆因此发生了屠城惨案,民族矛盾激化。面对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多尔衮一意孤行,继续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竟还下令“凡有为剃头、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奏本不许封进!”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民间反清复明的浪潮不断。
面对这种局面,顺治亲政后的当务之急,显然就是要缓和民族矛盾,废除多尔衮的这些弊政。
于是,他一上台,就大行改革,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同时完全改变了原有的镇压政策,开始积极推行宽松的招抚政策以缓和矛盾。对各地出现的反抗斗争,他不再主张一概坚决镇压,而是坚持剿抚并施的方针,倾听民声,试图安抚。除此以外,他还允许原清兵入关时被俘为奴的汉人回乡探亲,以示满汉一视之仁。
为了安抚江南的抗争浪潮,他颁敕江南,公开声明会改变多尔衮在世时的做法,不再诛戮来降者,而是大开生路,允许他们改过。
这时候的顺治,已经感觉到了满汉和谐对维系统治的重要性,因此决心改变各衙门奏事只有满臣而没有汉臣的状况,宣布“满汉侍郎一起参酌公同来奏”的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汉官权力,真正开始重用汉官。
为了安抚汉人,他还努力推行教化,以加强思想统治。他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一再下令旌表各省的忠孝节烈之人,并注重实行满汉一致。顺治十年四月,他甚至决定对满洲部院各官员实行汉官的离任丁忧制。
通过全面倡导忠义,顺治为清朝树立了传统道德捍卫者的形象。这一切对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改革派,顺治的这些政策虽然是积极的,但却触犯了满洲贵族、保守派们的切身利益。其中,停止圈地、放宽逃人、废除诸王贝勒的特权,这些措施对老满洲贵族们的切身利益伤害最大,既夺走了他们的政治特权,又减少了他们的经济来源。这使得他们对顺治的改革措施百般阻挠,最终致使改革计划实施起来总是难以落到实处,就算落到实处也难以持久。
久而久之,清廷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就愈演愈烈了。那么,在这场斗争中,孝庄是站在哪一边的呢?很不幸,她和儿子并不是站在同一阵营的!
虽然清史中总是说孝庄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女政治家,但是很可惜,在政治意识上,她不如自己的儿子来得先进,仍处于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那个思想觉悟水平上。因此,当她看见儿子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提出的这一系列主张的时候,心中反对的比重远远超过了支持。这使得她站在了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们身后,开始在朝堂上与自己的儿子暗中较劲……
讲到这里,你大概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