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看见一件艺术作品诞生,张易之惊喜不已,犹如他当初学习剑术和秦腔,从陌生到熟悉,从初学者到剑术高手、曲艺名旦,其间虽历尽艰辛,旦最终修成正果,正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呐!
看到张易之手抚皮影沉吟不语,邹老伯笑道:“贤侄不是想把皮影与秦腔相结合吗?其实‘做人影’并不难,难在配戏,也就是操演。皮影戏好看不是这张驴皮好看,而是操演好看,演不好再漂亮地皮影亦只是驴皮,这个道理你以后便知晓了!”邹老伯指着欢儿继续说道:“譬如我儿,三岁学艺,‘做人影’只需半年,但学唱整整用了两年时间,我让她正式开演那年已经满七岁,你说容易吗?贤侄有武旦基础,依老身愚见恐怕也需半年以上,当然是否成功还要看造化了!”张易之点点头,又埋头琢磨如何做好这‘人影’。
张易之不分昼夜沉浸于制作皮影之中,说“废寝忘食”毫不为过,经常要欢儿把饭菜热了又热,喊他数遍才吃饭。晚上也通宵达旦练习,怕影响邹老伯休息,他索性搬到隔壁柴屋去住,挑灯夜战,反复体会皮影制作窍门。
经过多次练习张易之渐渐摸索出一些技巧,做出的皮影有模有样,邹老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觉得此人真是孺子可教,决定教他操演。
一日晚饭后,张易之又往柴房走,邹老伯叫住他,说道:“贤侄等等,老身有话对你讲。”张易之停下脚步,两人一起坐在屋檐下。望着夜空点点繁星,邹老伯感慨道:“人生苦短呐!一转眼老身已活了大半辈子,操劳一生碌碌无为,没有给世人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皮影虽绝技可终究只是卖艺求生之技能,似我等这些下人不可能把它发扬光大流传后世。倘若有一天贤侄将它与秦腔完美结合,再教徒授子,代代相传,亦不枉我邹家苦心经营数百年呐!”张易之认真聆听着,眼眶发湿,这种感受当初拜周少青学艺时也曾有过,作为民间艺人,有此感慨在情理之中。“老身有两句心里话想对贤侄讲:一是你我虽师徒相称,但毕竟里外有别,你非邹氏嫡亲,老身不能违背祖训把技艺全部传给你,因此你只学到一半,诸如炮制药水、桐油配制、敷料制作等秘方不能给你。二是老身收你为徒并非希望你成为像我这样的卖艺人,贤侄前程似锦,不要枉费大好年华,皮影再好亦算小玩意儿,如果给皮影配唱秦腔成功,就是对老身最大的回报了!贤侄应该把有限精力用在其它方面上,切不可因小失大耽误青春!”邹老伯说的话发自肺腑,张易之无言以对,两人陷入沉默。小山村静寂无声,四周山峦一片黝黑,唯有虫鸣声此起彼伏。
几日后邹老伯把张易之和欢儿叫到一块儿说道:“从今日起老身教贤侄操演,欢儿搭戏,我唱一句贤侄学一句。”说完打开脚下一个大木箱,里面皮影戏家什一应俱全。父女俩七手八脚很快搭起戏台,张易之帮不上忙,只能张眼细瞧。
邹老伯清清嗓子举起手中皮影开始操演,这出戏没有曲目,讲得是岳飞精忠报国,被秦桧陷害,死于风波亭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大明家喻户晓老孺皆知,唯独张易之来自大唐不知此事。邹老伯卖艺多年对唱词早已熟烂于心,唱起来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欢儿是配角,唱词有限,仅“岳母刺字”时有几句,其余时候多饰演随从兵丁之类小角色。
相比之下,皮影戏的唱词远少于秦腔,但并不意味着难度小,因为秦腔属于戏曲表演,有固定场景和表演模式,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而皮影戏要求“皮影”做主角,人是配角,给观众看得是皮影看不到幕布后面的人。这种情形下,操演者必须身兼两职:既是表演者又是操纵者,一方面要根据剧情唱白,另一方面还要让皮影配合剧情动起来,因此反而对艺人要求更高。操演者相互之间的默契也很重要,一丝一毫举手投足都不能出半点差错,露出破绽会被人耻笑。
张易之在邹老伯悉心指导下,每日与欢儿练习操演,进步神速,不到一月已经初通表演诀窍,并且有意识融入秦腔唱法。把皮影戏唱腔换为秦腔,清唱还好,可如果要做到尽善尽美,没有器乐伴奏万万不能,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张易之觉得依目前条件只能先清唱,待时机成熟回西安找到华庆班再请乐师帮忙配戏。
至此邹家院内从早到晚唱声不断,房梁上空余音缭绕久久不散,引来鸟雀鼓臊,更引来村里村外许多看热闹的乡民。山村偏远平日难得看戏,乡民要看只能上汉中府,还得遇上庙会节庆之类,如今足不出户便可欣赏皮影戏何乐不为?但邹家这皮影戏却不同于其它,他们平生闻所未闻,像皮影戏又非皮影戏,像秦腔又非秦腔,这是哪门子戏曲?
♂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