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郡王将金人退兵的内情大部分托出,当然是没有提及倾天网和耶律氏谋反的情况,只突出了周复敏锐的眼光和对战争大局的把握,并着重介绍了周复在被迪古乃羞辱之后,还是以国家大局为重,不顾自身安危,亲入金营说服迪古乃退兵,平息两国大战的英勇无畏。
众臣听了肃郡王的介绍,惊叹不已,对这位平日里调皮捣蛋的皇太子,实在是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他可真是够有胆量,敢为他人所不敢为之事!
更不容易的,是一心想要恢复大宋江山的周复,居然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到大宋现如今的状况,轻易放弃了与金交战、以报被辱之仇的机会,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
翰林学官、端明殿学士许翊出列,向天子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皇太子殿下能有如此胆识、如此大度,成就盖世奇功,是祖宗有灵,陛下和孝贤皇后教导有方,臣为陛下、为皇家、为大宋天下和百姓贺!”
众臣在心中大骂许翊猾头,这个马屁拍的还真是及时,也忙不迭的一齐跪倒,向陛下行大礼:“臣等亦为陛下、为皇家、为大宋天下和百姓贺!”
“众位卿家平身!”天子周康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自己的爱子还真是做到了当初的承诺,大宋天下,真的是毫不退缩。如果灵妹还在,也不知是该责怪爱子过于大胆,还是会为他感到骄傲。
“父皇,此案已是证据确凿父皇对有罪之人进行查处,儿臣等决无异议。”肃郡王向天子提议。
天子沉吟了一小会儿,大殿内一片寂静,几乎的目光都盯住在了皇帝身上,下面的臣子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出。以这些人的罪行,如果万一兴起大狱,只怕有不少人会被牵连!
肃郡王看着下面的臣子紧张的表现,心中暗自叹息,希望此次之后,那些守旧和偏安一派的文臣能以国事为重,不要再另起祸端。以他的本性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如此对付臣子,更不想将为国效力多年的老臣处置。
“敢与外臣勾结的三个内侍,一律赐死。念在他们为皇家效力多年,也算薄有微功,赐白绫一条,留全尸。至于参与此事的大臣,念他们也都曾功于社稷,着罢其官职,流放岭南,家属编管。其余不知实情的参与之臣,一律不作处置。”
留正等人没想到居然能够保住性命,伏地涕泣不已。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留正等人在士林中名声极高,他们的行为虽然违了律法,但在这种政见激烈冲突的时刻,还获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和赞成。杀了他们,有可能会激起不少士人的反感,反可能得不偿失。
还不如留下他们的性命,一是彰显朝廷的仁慈,减轻士林中人对变革的抵触;二是,留正等人不死,其败德的丑行会被朝廷的仁慈衬托的更加明显。)不用朝廷过于处置,留正他们就会在天下人的指斥中生不如死。
“父皇英明,儿臣谢父皇隆恩。”
“陛下英明,臣等谢陛下隆恩。”
肃郡王和众臣皆都下跪,向天子谢恩。
“英明?朕若英明,就不会险些被人给骗了。”天子苦笑了一下,如果不是长子将留正等人的谋划会全部告知,真的可能惹出大事,自己对政争一点都不敏感,真的不适合当皇帝:“众臣平身吧,朕希望你们能同心协力,扶助太子,为大宋更加昌盛而效力。”
平息了金宋战争的皇太子周复并没有尽快返回临安,反正朝中之事有兄长赵适处理,机会难得,他索性借机在边界上巡视一番。既是看看大宋边境上的防卫体系布置的如何,也是看看已经在边境上贯彻的“养马法”和“保甲法”的执行情况,以便朝廷进行改进。顺便带上三弟赵平,也让他了解一下大宋的现状。
可皇太子周复走了没多远,就有消息报来:大宋与金朝交界处的泗州出事了!
这泗州是大宋北方防线的支点之一,城郊常年驻有淮南西路军的一万多兵马,守卫森严。只是,由于淮河沿岸在宋金战争中常常遭遇兵灾,民间习武风气甚浓,多年来生了不少次民变,地方上一直不怎么安定。自从朝廷在边境上实行“养马法”和“保甲法”以来,情况好了一些,但还是有不少不服管束之人占山为王。
周复立时起程,赶往泗州。到得泗州城的郊外,看天色已晚,便在城东一家名为“醉乾坤”的客栈中住了下来,等到第二天天亮再进城不迟。
不要说自称“魏公子”的周复和长史任欣德,就算跟他同行的十几人,除了魏郡王赵平从来没有在外面行走过,其他都是从临安武校中精选的学子。他们不只是武艺不错,也都在外走动过,行路经验很。大家都来到客栈的大堂里吃晚饭,也是听听消息,这种地方客商来往不绝,消息最是灵敏。
这间客栈名为“醉乾坤”,顾名思义,它的酒一定是不错,周复等人自然也要了数十坛来品尝。一边饮酒,周复一边观察着这间大厅。
这大厅个头不小,厅中足有几十副漆成棕黄色的座位,已经坐了不少往来的客商,也有一些本地人打扮的客人。整个大厅之中喧闹声不绝于耳,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