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伯仁王爷悍然发动的谋反的战争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但这还不是最终的胜利,因为东北边的刘国公带着军队还一直在与柳青源在绕着弯儿捉迷藏。&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
他攻城,攻不下,围困却又围不住,因而只能时不时的到城楼面前去骚扰一番。
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了将伯仁王爷一伙人全数杀死,柳青源收到了来自京城的秘密信件,信里说到西北军很快也会北上,将会全力协助他拿下反贼。
柳青源正处于苦恼之际,他们函谷关的兵力比刘国公的军队人少,伏着关卡易守难攻,守城倒是足够,可若是想要追出去狠狠的凌虐刘国公的人马,却有些异想天开了。
故而他一直被刘国公的军队骚扰,可以说是十分抑郁了,可自从收到信件后,一切似乎变得不一样了,他积极备战,只等援军到来,便能将其一网打尽。
……
十日后,捷报传至皇宫里。
“报……函谷关大捷,刘国公等被生擒,其余军队皆不战而降!”
“好,好,朕的大梁天下有此等英勇将领,实乃朝廷之福,百姓之福!”福康帝大手一挥,异常兴奋。
众多大臣皆山呼万岁后跟着他赞美那些在战乱之中毛遂自荐上战场的官员。
这其中首屈一指的便是杜文潜和七皇子二人。
众人看着金銮殿最上首空空的一角,以往那里站着皇上的那些皇子们,而现在却只剩下了七皇子一人。
这储君之位,不用说,那必须得是他的了,这个时候不拍马屁,等何时,于是所有的人看准了七皇子的方向,使劲的往他身上种功劳,不管是不是他的,反正都往他头上安。
待他们说得差不多的时候,福康帝才缓缓开口:“皇儿觉得如何?”
七皇子俯首,语气诚恳,态度真诚:“回父皇的话,论功行赏,杜大人应居头功!儿臣只不过是跟在他身后,听从他的指挥罢了!”
福康帝看着态度毫不作伪一脸真诚的七皇子,脸上显出几分满意之态来。
他若是顺着那些大臣的话,自揽功劳的话,这太子之位,恐怕离他还有些距离,可现在,他却是合格了。
他们是为人君上者,何必与大臣争夺功劳,他们只需要把功劳发散下去,让下面的人替他们尽心尽力办事即可,而不是把所有的功劳都攥在手心里,自恃甚高!
很明显七皇子拥有了这等驭下之智,他很能明白,这些用人之道,而且他十分沉稳,也十分勇敢,可以说有他年轻时候的风范。
文能用人,武能治军,这才是一国之君所需要的胸襟与智慧。
看着福康帝满意的点头,七皇子心里某处膨胀得满满的,可到底还是被他强行压制了下去,他想到了那个在战后胜利的那日便被刺,身受重伤,一直昏迷不醒的杜文潜,心里又无端端涌上一抹难过与伤感。
他有今日这一切全都源于他的智谋,而他眼看着大事将成,可他却……
“父皇,儿臣想去看看杜大人!”
“准奏!”福康帝故意没有主动提到他,就是想看看七皇子会如何做,而这最后一个考验,他也成功的过了。
看来以往是他太小看他这个小儿子了!
临走时,福康帝命身旁的太监总管跟着他一道而去。
七皇子看着虽不明了,却也未曾阻止。
云府里,与皇宫中的喜气洋洋完全不同,全府的人都处于一片低气压之中。
正房里云其雨守在床榻前已经整整十日,不饿不食,不困不睡,就只是那样定定的盯着床榻上那个熟悉到刻入骨血里的脸庞。
“夫人,殿下来了!”夏草抹着眼泪,红着眼眶引了七皇子上前来。
“杜大人情况如何?”七皇子一身宝蓝锦衣,身长笔直而来,一眼看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杜文潜连忙追问。
“还是老样子!”云其雨侧过头去,努力让自己的眼泪不要流出来。
“父皇命我来看看杜大人,这是父皇的一片心意!”七皇子指着太监总管。
他是携带着福康帝给杜文潜的一大把赏赐而来。
发放完了赏赐之后,他还站在原地未动,云其雨抬头,一看他手上拿着的明黄锦布,一脸惊讶,他竟然还是怀揣着圣旨而来。
惊吓过后,连忙吩咐摆香案,跪下接旨,太监总管静静的等着她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便立刻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杜氏文潜,文武双全,救国求民于危难之间,功不可没,特赐封其为一品国公,擢升为正一品首辅……”
圣旨很长,念了很久,云其雨听后,综合的意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