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朔川突然灵机一动,把内力运用于喉咙之上,以此来扩散自己的声音,声音回荡开来,整个集市的人都能清楚地听见。
“没有钱也没有东西可捐,但有一身力气的人,如果愿意跟我一起去红岭镇帮忙,我会以每人一天二十文的工钱雇佣你们,这笔钱我自己出,愿意的请到这里来报名。”
郎说川这一招非常管用。其余还在观望的一些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欢呼起来,这等于是多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平日里除了做农活,根本就没有其余额外的收入,眼下一天二十文的工钱,去哪里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了,哪怕有些危险,但仍旧是有不少的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一时间人潮涌动,人们纷纷前往报名处报名,与之前安静到鸦雀无声的场景完全相反。
石长青看着这画面,不由得感叹:“老万,老刘,别说咱们这位刺史大人,当真是一个人物。居然能让宣城的这些个家伙自掏腰包不说,还能调动大伙的情绪,你看看他们一个个的,我在这宣城里活了五十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这么热情。”
刘天逸也是点点头表示同意:“如果这件事他真的做的漂亮,没准真的可以让这些人重新信任我们,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好事啊。”
万归海依旧把玩着自己手里的玉扳指:“如果一切真的是这样发展,那自然是好的。怕只怕拉拢的人心都只是向着他郎朔川,而并非是我们……”
募捐完毕,钱最后一共只有一万六千两,除去三大家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家本就不富裕。
但物资募集到的不少,有棉被,饮水,干粮不少,足足拉满了二十几辆车,组成巨大的车队。
至于去帮忙的人手,那就更多,足足两百多人。
这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大家忙忙碌碌的收拾着东西,人们之间也有说有笑。
这还是郎朔川第一次觉得,死气沉沉的宣州城突然有了那么一点生气。
希望这一切都是一个好的开端。
在出发之前,郎朔川让万管家带头先整理,然后自己带着严东集去见了一个人。
通过万管家那里打听到了杨才龙的住址,然后两人看到了一座破败的茅草屋。
说是寒舍都有些抬举,郎朔川甚至担心稍微大一点的风会不会就吹倒了这座茅草屋。
敲了两下门,杨才龙才打开门,一见是郎朔川,眉头一皱:“我已经没有钱了。”
“你误会了,我不是来要钱的,我是来寻求你的帮助的,或者说给你一份工作。”
“工作?”
“刺史府上的师爷一职一直悬空着,你是秀才,识文认字,这个师爷你来当时再合适不过了。”
杨才龙眯缝着眼睛打量着郎朔川,确认他不是在开玩笑后,把门大开:“进来吧。”
杨才龙的家里说是家徒四壁也不过分,屋子里一张床一章桌子和一个没有锅的灶台就算是全部的家具了。倒是床头那堆积如山的书吸引了郎朔川的注意。
“居然读了这么多的书,饱读诗书说的就是你吧!”
杨才龙发出一声冷笑,不知是讪笑自己还是笑那堆书:“读了这么多有什么用,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读书并不一定是功名。”
“读书不为功名那是为何?”
“为自己,为百姓,为国家,为天下。”
郎朔川很淡然地说出这句话,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但杨才龙和严东集两人却是听得内心震荡。
天下间的人,尤其是读书人,内心还能揣怀着这样理想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儒家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知从何时起,杨才龙内心的那一份热血与理想早已被无情的现实打击得无影无踪了。
“大人也是有理想之人?”
“你可别把我和你们这些读书人相提并论,这话还是我小时候在太傅院里上课听到的,我也就只记住了这一句。怎么样,你可愿当我的师爷?”
“我不去。”
杨才龙拒绝地相当干脆而果断。
“为何?”
“早在我第十次省试不中之后我就参悟了一个道理,你们这些当官的没有一个是值得相信的。”
“可是这一次你不是选择相信我了吗?没准我真的和其他人不同。”
“你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还有一成皇子的身份,这就是我愿意捐钱的原因。”
郎朔川给了严东集一个示意的眼神,严东集立刻领悟,走了出去,顺手还关上门。
杨才龙发觉有些不对,质问道:“你要作甚?”
“那如果我告诉你,我是真的想一心把宣州整理好你信吗?”
“你的目的是什么?”
“重新回到京城。”
杨才龙恍然大悟,如此一来一切便能说通了。郎朔川需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