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周勃故态复萌,不知更弦易辙袁盎看在眼里。等周勃走远,他从朝班走出来,大胆对刘恒说:“陛下,臣有个问题,憋在心里多日了,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恒看一眼袁盎,只见他脸色一本正经,便和蔼地说:“言者无罪,袁中郎但讲不妨。”
“恕臣直言,陛下以为绛侯是什么样的大臣?”袁盎故意设了个悬念,反问皇帝。
刘恒瞪一眼袁盎,心说这还用问,不论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一致公认周勃是大汉朝的擎天柱。想到这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绛侯是社稷重臣。”
“非也。”听了皇上的话,袁盎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语气十分恳切。
刘恒从御座上站起来,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袁盎的脸,刚想发火,刚想说他荒谬,倏然转念一想,心说袁盎之所以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如姑且听之,看他到底能提出什么新鲜论调,于是,他强捺自己心中的不愉快,怫然不悦地说:“既然绛侯不是社稷重臣,那你给朕说说,绛侯是什么样的大臣?”
袁盎不慌不忙地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非社稷重臣。”
“你说的有那么点意思,但功臣与社稷重臣有什么区别呢?”刘恒听了袁盎的新论调,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不置可否。
袁盎不卑不亢,娓娓道来:“所谓社稷重臣,应该与国家生死与共,再看看绛侯在吕太后掌权时的表现,那时诸吕争相为王,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细微,几乎快要断绝,而绛侯身为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问他与国家生死与共了吗?”
此语一出,语惊四座,大臣们相顾而语:“袁中郎说得有几分道理。”
刘恒摆摆手,大臣们戛然而止议论。他再看一眼袁盎,只见袁盎的脸色像西湖水面一样平静,不由挪动脚步,重新坐回御座,用鼓励的口气让袁盎说:“把你想说的话全部说完。”
袁盎仍然语调平缓地说:“所谓功臣,就是遇到立功的机会,善于抓住而已。吕太后逝世,大臣们共同反对诸吕,正好太尉掌握兵权,得以深入北军,振臂一呼,将士响应,诸吕自然被铲除殆尽。这就是社稷重臣与功臣的区别,因而臣说绛侯是功臣,并非社稷重臣。”
听了袁盎的高论,刘恒沉吟不语,他不得不承认袁盎说的论点新颖,论据充足。宫殿里的空气仿佛凝滞,大臣们看着皇帝,皇帝的心终于被打动,只见他重新从御座上站起来,在狭小的丹墀来回踱步,良久方才说:“你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太后执政的时候,谁不是噤若寒蝉?不能单独责怪绛侯。”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说:“卿还有什么高论?让朕洗耳恭听。”
袁盎趁机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像竹筒倒豆子,毫无保留:“如今丞相骄傲自满,而陛下却谦虚退让,恭敬有加,窃以为陛下与丞相都违背了朝廷礼节,恐非社稷之福,陛下不应该再采取这种放纵的态度。”
刘恒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间迸出一句话:“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此,刘恒再上朝时,注重威仪,不苟言笑丞相周勃明显感到他的威严,不得不改变过去那种骄傲的态度,逐渐对他敬畏起来。
皇帝的变化前后判若两人周勃感到很奇怪,他通过旁人一打听,才知道是袁盎在中间插了一杠,心中十分怨恨,散朝的时候碰见袁盎,埋怨他说:“我与你的长兄袁哙交情深厚,却不料你小子在朝廷上毁谤我!”
谁知袁盎既不辩解,也不向他认错谢罪。周勃看他不辩解,不认错谢罪,心中更火了,从而与袁盎结下仇恨。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