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吴公的举荐,贾谊终于见到皇帝刘恒。两个人一见面,就为对方的年轻感到惊讶,刘恒当时只有二十四岁,而贾谊比他小三岁。按照宫中规矩,贾谊首先叩头行礼,然后站立起来,他问话。
刘恒坐在御座里,用欣赏的目光打量贾谊一番,亲切地问道:“朕听吴公介绍,说你诸子百家,无所不读,真的是这种情况吗?”
“是这种情况。”贾谊看皇帝如此年轻英俊,心中不由产生一股敬意,流利地回答道:“学生从小学习《诗经》、《尚书》、《左氏春秋》以及《诸子百家》,酷爱文学,擅长著文。”
皇上饶有兴趣地问道:“都写过哪些文章?给朕一一说来。”
贾谊从容不迫,娓娓而谈:“学生写过《道德论》和《道术》,对《左氏春秋》颇有心得,写过注解,前些日子跟着吴公从崤山、函谷关路过,对秦王朝兴盛衰亡心有所感,写下《过秦论》上、中、下三篇。”
“能不能让朕一饱眼福。”
“请陛下赐教。”贾谊把随身携带的竹简递给宦官赵谈,赵谈把写得密密麻麻的竹简抱到皇帝的案牍。
刘恒拆开竹简,只见竹简上隽秀,笔迹工整,这无形当中给了他一个好印象,于是他兴致勃勃看起来:“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仅仅看了一段,他就觉得文章气势充沛,撼人心魄,一下子把眼球吸引住了,忍不住往下看。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刘恒咂吧一下嘴唇,产生一种的快感,而且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感。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当刘恒读到此处,紧皱双眉,拿着竹简,情不自禁站起来,在狭小的丹墀上来回踱步,小声念读起来。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读到此处,刘恒突然停住脚步,来至案牍,愤然放下,长叹一声,忍不住评价道:“六国这么多的英雄豪杰,竟然被秦国所制,太可悲了。”他用欣赏的目光再次看一眼贾谊,赞叹道:“卿的文章说理透彻,入骨三分朕读起来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谢陛下夸奖。”贾谊脸色腼腆起来皇帝觉得他更加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可爱可亲。
刘恒读到之处,竟然入迷,也不顾贾谊在场,摇头晃脑,大声朗读:“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刘恒读得津津有味,终算读完,就像喝了一杯琼浆玉液,如痴如醉,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他高兴地对贾谊说:“卿写的《过秦论》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汪洋恣肆,酣畅淋漓朕倍受鼓舞。自先秦以来,没有哪篇文章能超过《过秦论》。看来吴公给朕的人才,所言不虚。”
刘恒高度评价这篇文章,高度评价贾谊,紧接着,他又问了贾谊几个关于前朝兴盛衰亡的道理,贾谊都对答如流,奏对称旨。
初次见面,贾谊给皇帝刘恒的印象太好了,只见刘恒两颊潮红,两眼放光,兴奋地看着玉树临风、气度不凡的贾谊,暗暗想:“没想到贾生这么年轻,学问这么渊博,政治主张这么过人,写的文章这么优美,真是我大汉朝第一才子,朕决不能让他流落民间。”想到这里,他毅然做了一个大胆决定,聘请贾谊为朝廷博士。
贾谊十分感动,没想到第一次见皇上,自己就得到皇上的重用。他觉得当今皇上爱惜人才,求贤若渴,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能与这样的皇帝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太幸福了,他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一展胸襟,来报答皇上。
从此,贾谊成为皇上身边最年轻的“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