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自罢相之后,回到自己的封地,每天领着儿子周胜、周亚夫、周坚以及自己的亲兵,披着铠甲,带着弓箭,骑着烈马,到郊野打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陈平去世后,丞相的位置空了出来,许多人盯着这个位置,跃跃欲试。刘恒从全局出发,觉得陈平生前的很有道理,他综合权衡一番,决定重新恢复周勃的相位。
当朝廷的使者来到绛侯府,传达皇帝的谕旨,他们还在外边打猎,家仆只好先把使者安排到客房,倒满茶水,满脸堆笑地说:“绛侯出去打猎了,麻烦你稍等片刻,容小人把绛侯找来。”
“你快些。”使者不断地催促。
“好咧。”家仆骑上快马,心急火燎去找他们。当他来到郊野,看见十几个人纵马飞驰,弯弓搭箭,射杀野兔。他拿起鞭子,狠狠抽一下厚墩墩的马臀,迎上前去,大声喊道:“君侯,朝廷来人,说有急事找你。”
“吁。”周勃一勒马缰绳,坐骑扬起前蹄,咴儿咴儿嘶鸣,然后落在地上。他瞪起一双虎目,大声喝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朝廷来使,说有急事找你。”
“知道了,我们这就返回。”周勃一挥手,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十几个亲兵紧随他的身后,返回府邸。来使看他走进府邸,拿起圣旨,用清亮的声音说道:“绛侯周勃接旨。”
周勃无暇思索,跪在地上,憨厚地喊道:“臣周勃接旨。”
使者宣谕:诏曰,周勃速回京城。一句话诏谕,什么也没有说。
周勃磕头谢恩,然后吩咐三个儿子以及十几个亲兵,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带一些盘缠,即刻启程。
一路上,他脸色凝重,一句话不说,纵辔疾驰。他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不停地嘀咕:“朝廷肯定出了大事。”
几天后,他走进未央宫,来至御前,向皇上行过大礼。刘恒看着他,仍然是那个魁梧、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仍然是那个两腮、上下嘴唇和下颌布满浓密胡须的男子汉,不由点点头,满意地说:“陈丞相病故,临终前竭力卿,不知卿有何想法?”
“首先感谢陛下的信任,其次感谢陈丞相的,臣一定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尽心辅助陛下。”周勃想起陈平,心中暗暗感激:“陈平不仅是足智多谋的同僚,还真是一位多情多义的好友。”
周勃复出为相,那些原来跃跃欲试的人死心了,但在朝廷内部也引起不同的反应。有些老成的大臣认为,周勃复相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功劳大,资历深,深孚众望,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有的大臣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周勃钝椎少文,智识短浅,对于决心文治天下的皇上并无裨益,私下里纷纷嘟嘟囔囔:“皇上这是怎么了,难道朝廷离开这个大老粗就不行了吗?”
如果后一部分人单纯是一些平常的大臣,单纯议论周勃也就罢了,然而他们绝不单纯是一些平常的大臣,也绝不单纯议论周勃,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是那些盘踞在朝廷的诸侯,而且为数不少。
这些人虽然封侯拜爵,但他们在朝廷仍然占据许多的位置,不到自己的封地。这一部分人的能量也不可小觑,他们没一个老老实实,在京都天天说长道短,挑拨离间,窥探虚实,伺机生事。
这些人在生活上奢侈浪费,出手阔绰,消耗了朝廷府库积存,需要百姓给京城运输粮食,给百姓增加很大负担。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盘踞在京城的诸侯已经成了百姓的负担、朝廷的累赘和皇帝的麻烦,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如何把这些人赶回他们的封地,从而达到减轻百姓负担以及让朝廷一班大臣紧紧围绕皇帝转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为此,刘恒颇动了一番脑筋,这中间当然离不开雒阳才子贾谊的建言献策。
贾谊自从当上太中大夫,对皇上更加忠心。他觉得自己遇到明君和伯乐,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于是他把自己心中所学的知识,全部用到为皇上效劳上。
君臣谈到如何让诸侯回到他们封地,刘恒面色焦虑,摇头慨叹:“诸侯留在京城,不是挑三祸四,就是兴风作浪,惹是生非,同时消耗粮食,增加许多负担,有百害而无一利。”
贾谊闪着一双深湛明亮的眼睛,坦言不讳:“臣早就敏锐发现这个问题,认为应该让诸侯回到他们的封地去。”
“让诸侯回到自己的封地,恐怕他们极不情愿。”
“是啊,他们肯定不愿意。但是,如果让他们留在京都,敢问陛下能否安枕?”贾谊反问。
刘恒站起来,不停地搓弄腰中的玉带,良久才说:“朕左右为难。”
贾谊笑了笑,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分析道:“其实,陛下不用为难诸侯返回他们的封地,理由可谓充足:一是封地的离不开他们,二是他们需要德化封地上的百姓。再说,富贵不回归自己的封地,就好比夜里穿着锦衣,无法在众人面前显摆啊。”
“卿说得有一定道理,不妨为朕起草诏旨。”
贾谊拿起毛笔,在竹简上飞快地写道:
朕闻古者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