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明决肃然领命。
邓太白于是领两千精英士兵先行南下,于第五日黄昏抵达云南关西北。邓太白放出鹰眼,却发现关内竟然只留了大约五千守军,不由大喜,下令全军隐蔽出击。邓太白先行摸掉岗哨,全军随后从削壁上索降而下。虽然邓太白所部乃是长途跋涉、以寡击众,却挡不住装备精良、士卒精锐,外加奇袭出人意料,北军刚一出现,便势如破竹。云南关守将见敌军竟从断云山脉中来,从天而降,大惊失色,逃跑已晚,于是就地投降。邓太白得以轻取云南关。
刚一取下云南关,邓太白便以随军战斗法师将原本的守军统统施以精神枷锁。为此,六位懂得这一法术的战斗法师尽皆虚脱,估计五日内都没有战斗力了。随后邓太白便将自家士兵收入关内修整那些被施加了精神枷锁的驻军照旧守关,一切如故。守将吓破了胆,然而却只有照做。
三日内,有惊无险,云南关内外交通一切如故。
第四日夜,咸明决率第一师后续大军八千人如期到达,全军张开隐蔽法阵,趁夜混入云南关。
全军休整一日后,邓太白留下一千人守城,令咸明决率原守军五千人先行北进,自领九千兵紧随其后。峡谷内正修要塞工事的兵士见是自己人来,也不提防,只是奇怪未见军令。两厢纠缠时,邓太白军暴起发难,势如破竹,李排云留下的一个师的兵力在邓太白奇袭之下非一合之敌,死的死降的降,仅百余人逃去了云北关。
又一日,邓太白兵临云北关南。
李排云正在关上审查情形,考虑从何路北进,忽然哨兵报告城南出现敌军,旗正是邓太白的蜀军第二军。
李排云大惊失色,急忙登上关城去看,果然如此。
邓太白并未给他反应时间,全军就绪之后,便于邓婉约好,两军从城南城北一齐进攻云北关。云北关虽险要,但架不住两面受敌。
局势紧张之际,李排云决心孤注一掷,在主力尚存之时搏一线生机。
于是李排云下令全军向北突围。
唐升鹊大惊,质疑道:“北方可是死地!蜀军早已严阵以待,深入重地岂有生路?”
李排云道:“邓太白既然兵叩云北关城,则云南关必为他所得。向南突围,则背后必为邓婉所乘,云北关必失,到了那时,我全军将被邓太白堵在断云峡谷,进不得退不得,才是走投无路。今往北而走,才是生路。”
众将劝阻无果,只得往北而出。邓婉见状,令全军围堵。李排云一马当先,邓婉与之接战,数十合后渐渐不敌,李排云瞅准一个时机,一枪扫去,将邓婉连人带坐骑扫出十数米。李排云于是从蜀军战线中跃马杀出,邓婉既不敌,则关北蜀军无人能挡,李排云得以率军冲出重围,径望东北而走。待邓太白杀出关时,李排云早已走远了。
唐升鹊一路冲杀,已然带伤,问:“这回要如何走法?”
李排云道:“那岭南王麾下有一支北陵军团,主将薄三秋是我连襟,我等东去,正好绕过断云山脉,就从那里借道回国。”
“这岂不是恰好经过长沙王的地盘?南海军团和群山守备团岂能放过我们?”
“哈,我等只消沿着断云山脉行军,那长沙王自然投鼠忌器,不会理会。”
“邓太白如果追击,吾等危矣。”
“邓太白必然不会追击,此行是借着蜀王、长沙王、岭南王、云南王四王国境交错之地行军,一方都不会在此地动兵。我们只管借道回国,其余不必理会。”
邓太白果然不再追击。
邓太白收敛军阵,第二军几无多少伤亡,又得降兵一万,于是整备三日,全军换云南军制服兵甲南下,并以降兵先行。
云南关此前一直畅通无阻,内外没有异常。而今忽见云南关中有大军归来,且是自己人服装,便不加理会。邓太白所部于是大摇大摆开进云南,一路直抵王都高山城下。直到此时,左誉才发现不对,因为虽然是李排云的旗,但是一路上这个“李排云”都没有与他联系。最初左誉只当李排云是班师回朝,等到兵临城下时,左誉才觉不对。
但为时已晚。
天命五年秋,邓太白孤军深入,奇袭高山城,将云南王擒回蜀中,震惊中原。邓太白由此闻名天下,人称“千里神兵”。
右丞相包无虞不降,为邓太白所杀。
李排云率军归,各路军团主将问责于他,遂引咎自尽。
南阳城中,林朝阳看着眼前的战报,喟然叹息:“终究是有胆略之辈方成功业啊。”
据说网文的大都不喜欢我这种文风,因此网文也不会这样去写,不过这种创造世界的乐趣难道不比套路文学更加令人神往么?很多时候,须得慢工出细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若是没有耐心,便做不成什么事情。与其指望自己是天才,不如打磨自己的耐心。
ps:当然我这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