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演绎的是一段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唐玄宗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
唐玄宗晚年,即天宝年间,失去了先前的进取心,迷恋美女杨贵妃、追求享乐、任用奸臣,结果导致朝政腐败、军阀拥兵自重,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封疆大吏的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早年因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打了败仗,被押送至长安,当时的宰相张九龄见其面带凶气,建议问斩,否则必为国家大患,而玄宗听说其打仗不怕死,就把他给放了,
据史书记载,安禄山这个人长得挺幽默的,虽然大腹便便,但善于落实拍马政策,他总以“我很丑,但我却很温柔”凑到玄宗和贵妃面前,还拜了比自已年龄小很多的贵妃为干娘。时不时送上些壮阳药和奇禽异兽、珍珠宝贝,又时不时在玄宗和娘娘童手童脚唱口胡曲、跳个蕃舞,引得干爹干娘是捧腹大笑,“得,这么个开心果,来到宫里舒心,搁在外头放心,不重用他还能重用谁呢?”
当初李隆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考虑到当时河北一带民族杂居、情况复杂,所以重用熟悉当地情况,对外族战争有过胜绩的混血胡人安禄山来镇守边陲,本以为是捧起了个网红,下了一盘好棋,但他却忘了,狗是可以看家护院的,但若不听话,也是会来反咬主人的。
其实,安禄山早就想谋反了,但早些年,他畏于宰相李林甫的奸诈,不敢轻易造次。李林甫死后,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杨国忠任他怎么看都不上眼,杨国忠也对其行为粗野十分感冒,于是两人就扛上了。杨国忠借着在皇上身边,一再给玄宗吹耳边风:“安禄山这厮想谋反!”,玄宗不信,于是老杨先生又是派人监视、搜查安在长安的私宅,又是杀死其门客,忙得不亦乐乎,目的无非是激起安禄山造反,好证明其有先知先觉的特异功能。
仿佛为了印证杨国忠的话似的,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终于乘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借口“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率军15万在范阳起兵叛乱,由于此叛乱是以他和部将史思明为首,故史称“安史之乱”
当时唐代和平巳久,唐军一点准备都沒有,以致开战初,叛军是势如破竹,河北州县是望风瓦解,县令或逃或降,唐玄宗是自摆乌龙,一开始就给自已扶植起来的安禄山打了个措手不及。安禄山部得胜后持续发力,一直向长安进击,结果在长安门户潼关遇上了坚守这个险要不出的封常清、高仙芝所率的20万唐军精锐。
这仗打得是蛮有意思的:潼关外,15万安禄山的部队是漫山遍野;潼关内,20万的政府军是密密麻麻,双方都在撂狠话:“喂!快点放马过来,来个单挑如何?老子玩的就是心跳,别他妈的像个老娘们缩手缩脚的,全不像个男人!”
双方的口水仗是越喊越升级、越喊越励志,但始终都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如果叛军打过来遇上倚险据守、居高临下的政府军,无非是鸡蛋碰上石头;而如果政府军打开雄关冲出去,遭遇叛军的大刀队、骑兵部队,毋宁是被包了饺子,因此对方是相持不下。
安禄山这个急啊,过不了潼关就进不了长安,进不了长安就当不成皇帝,这不是难为我吗?这时,我们下面还会多次提到的杨国忠同志出场了。请注意:这不但是个踩着贵妃温柔的肩膀向上爬的人,更奇葩的是他还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估计八成是脑子进水了﹞,或者属于那通常称为另类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例一:早些年充当李林甫党羽,陷害太子李亨,为全家老少提前预订了未来若干年去地狱一游的门票﹝马嵬之变幕后隐约有太子的影子﹞;例二:数次攻打南诏,损兵折将不说,还把其推向了世敌吐蕃一边。你说难道这次他又会?恭喜您,又答对了。
【杨国忠】
杨国忠先生只想着眼前自个芝麻、绿豆大的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相比﹞,这封常清、高仙芝俩位同志若这仗打胜了,倚功回到长安,盛名之下,他这树敌过多的宰相恐怕就得让让贤了。为此只听得朝会上他对玄宗上奏说:“领导,您看看这仗打得也太不像话了嘛!封常清、高仙芝俩位同志带着20万大军放着关外据说只有数千老弱病残的敌人不打,却成天猫在潼关里吃好、喝好、睡好,牙齿喷喷香,任敌人在关外作践百姓、残害干部,这不分明是纵匪作恶么?国家养这种贪生怕死之人又有什么鸟用呢?”
国忠同志先生打完,与他一贯交好的监军宦官边令诚又在一旁不靠谱地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你不八卦会死呀),终于引得玄宗是勃然大怒,不管这事儿有木有,还是以防万一为好,遂下旨斩了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又强令继任者哥舒翰率政府军20万离开潼关这险要地势盲目出击。
可怜哥舒翰这个军事达人遇上了个瞎指挥的昏主,六月初四率部一出了潼关这个军事堡垒,就在关外的河南灵宝西面,一条南靠首山、北临黃河的狭长山谷里,中了早已养精蓄锐叛将崔乾祐部的埋伏,二十万人马被打得屁滚尿流,只剩下八千,甚至连哥舒翰本尊也被俘虏了,叛军一记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