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嗣源统治时期,他的大臣们没有很出色的,李嗣源对于如何用人,特别是任用宰辅大臣也没有什么好的经验,这方面的能力稍差一些,成了他执政时期的硬伤。
在其朝廷掌权的基本上是安重诲和任圜两个人。这两个人虽然对李嗣源很忠贞,办事也很认真,好比是李嗣源平庸朝臣中两只硕果仅存的绩优股,但久而久之仗着皇上倚重,那套历史上个别能人、重臣得志就猖狂的老把戏就如期上演了。
先是两人为了争权夺利不能互相配合,相反却互相攻击,弄得朝政混乱,大臣们也不能团结。
任圜的才华比较出众,不但任宰相还兼判三司使,三司即盐铁、户部、度支,判三司相当于财政大臣。任圜大权在握,初期也能尽力选拔贤能之士,杜绝以人情任命官员的弊端,忧国忧民,尽职尽责,政绩也很突出,使国库充实,军民富足。
而安重诲出身于内迁的少数民族,有丁点文化但不精通为官之道,对于管理平衡大臣们的关系更是门外汉。中说他“志大才短,不能回避权贵,亲礼士大夫,求周身辅国之远图,而自恣胸襟。”说的就是他治国有雄心,但治政却无才。对大臣不能包容,量才使用。作为枢密使他自恃功高又仗着皇帝信任,大权在手,变得日益骄横,肆意排挤他人,不但一根筋地和任圜较劲,有时竟当着李嗣源的面和任圜争执,互相谩骂、互相撕扯,你椢我一掌、我踹你一脚,不知在李嗣源面前要顾及皇帝的脸面,收敛一些。
有一次,他们俩又为意见不和争吵起来,当着李嗣源的面互相指责,大声谩骂。李嗣源气得退朝回宫去了,侍奉他的宫女也感到不平,对他说:“妾在长安宫时,也从来没有见过大臣们上朝奏事时敢这样做。他们这样是轻视大家(指皇帝)啊!”李嗣源听了对他们俩更是恼恨,为以后他们俩的悲剧埋下了隐患。后来安重诲为报私仇诬陷任圜,任圜罢官后安重诲还不放过,又用谋反的罪名进一步陷害他,擅自将他杀死。李嗣源知道后竟不能直接处理安重诲,怒气压在心里,安重诲这样做也等于将自己推向了死路。
安重诲除去任圜之后更是目中无人,对李嗣源说话也不注意,不讲君臣之礼,有时甚至用辞职来威胁。李嗣源为出心中恶气,让范延光也任枢密使,牵制安重诲,到这时安重诲才有些害怕,但为时已完。时间不长,四川地区的董璋反叛,李嗣源就让石敬瑭去讨伐,安重诲或许出于立功避祸的考虑吧,就请求去督运粮草。安重诲由于心急,让人夜里也赶路运粮,结果许多人掉入山涧摔死,李嗣源听了别人有点诬陷性的报告后,怜悯百姓之心再加上往日安重诲的傲慢无礼,李嗣源下诏命安重诲返回来听候处理,中途又罢免他的枢密使之职。
安重诲惊恐不已,上书请求退休回乡。李嗣源却没有放过曾经让他难堪对他无礼的安重诲,心想:“我捧得起你,也踩得扁你!两条腿的猪难找,两条腿的人还怕沒有?”于是派人拿了诏书去取了安重诲的性命。
现在看来,安重诲和任圜两人跋扈难制,不知协力辅佐李嗣源,反而相互排挤陷害,李嗣源又不能明辨是非,庸贤奸善,先后将他们杀死,对于他们俩人来说是悲剧,对于国家来说更是损失,从此之后不但群臣离心李嗣源更是无能人可用,因为剩下的其他人或者没什么才干,或者是只会钻营偷生。
另外由于李嗣源姑息藩镇,停止了中央集权运动,孟知祥趁机占据两川反叛,朝政昏暗,他试图用大量的赏赐使将士们感恩,结果反而使兵将更加骄横,国家大伤元气。再加之他年老体弱,难理朝政,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后唐也没有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晚年作为文盲的李嗣源不知道皇位的继承如何安排,没有想过由谁来接替他。有大臣提出来,他就说是在逼他让位,眼泪随即流了出来。此后就没有人再提此事了。
李嗣源年老继位,老人有老人的特点,喜欢听一些好听的话,喜欢大家尽量顺着他,想的事也多,有时不相关的事也联系起来。大臣提出立太子也是为以后考虑,年老的李嗣源却认为是让他退位。他的儿子李从荣被封为秦王,他又任命他为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再加封守尚书兼侍中并天下兵马大元帅。这说明他想让李从荣继位,但又不正式立为太子,使大臣们纠结不已,不知该辅佐谁,导致几派分立,父子猜忌,李从荣最后被杀。这方面李从荣也有责任,他本身就头脑不够灵光,成天和一些小人扎堆,排挤旧大臣,结果与群臣结下了梁子,引火烧身。
公元933年11月李嗣源病重时,李从荣因为李嗣源好几天没有见面,以为父亲已经去世,害怕自己不能继位,被别人抢去,就率领卫兵一千强行闯宫弄清虚实,如果父亲已经去世,就继位称帝。枢密使朱弘照闻讯,派宫廷禁卫亲军围攻,将李从荣击退,李从荣逃回府中被满门杀绝。
李嗣源在弥留之时一听说儿子被杀,悲痛得几乎从病床上掉下来,昏迷后又醒过来。然后召李从厚回来侍候,六天之后,李嗣源死去,终年68岁,他波斓壮阔的人生就此划上句号。
残阳把它如血的余晖慷慨地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