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早朝,李从珂都会阴沉着个马脸紧紧盯着他的额头,本想一好变俩好,哪想到碰上这么个人,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卢文纪不是个傻子,看得出皇上的心思,要是没那一丁点,能坐到这个位罝上吗?
一次李从珂刚开口埋怨,卢文纪马上辩解说:"我们每隔五天进宫问候陛下起居平安,跟文武两班官员列队觐见,时间短暂,虽有例行的对话,但满眼都是侍卫,即使有一点浅见,慑于陛下的威势,也不敢当众提出。请陛下恢复前代皇帝延英殿奏事制度,只允许宰相和负责机要的臣属在旁侍候,只有这样才能畅所欲言。"
卢文纪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在官员猜忌严重的情况下,谁敢当面提建议,万一得罪了某位权贵,可是吃不了得兜着走。
老好人卢文纪的一席话李从珂却听不进去,他说:“旧制五天进宫一次,文武百官退出后,宰相可以独留,如果是一般的事务,不妨当众奏报。如果事属机密,当天不合适时,那就不管哪一天,都可以先到宫门呈报,我当然会把左右侍从全部遣开,在便殿接待,何必一定要沿用过去的延英殿奏事的名义。”
两人说的意思相同,只是要釆用的方式不同而巳,一个要沿用过去式那僵化的老套,另一个则要现在进行时大胆开拓,结果就掐在一块扯皮。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我们纵观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挑选一些大臣替他分担国事。这些大臣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能对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起促进作用的忠臣,他们是那个朝代的中流邸柱、叱咜风云的人物,我们熟悉的商殃、王安石、于谦、张居正等正是这样的人物,这个名单很长,考虑到大家都很忙,时间也很宝贵,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类是对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起破坏作用的奸臣,他们作恶多端,是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前进的拌脚石、拦路虎,我们同样耳熟能祥的赵高、秦侩、和坤等正是这样的人物,这个名单也很长,因上述原因,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类是对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不起任何作用的庸臣,他们朝九晚五,看样子是很规矩地、卖力地做事,却沒做出一件像样的事情出来。我们这里刚刚认识的卢文纪,卢老先生正是这样的人,难怪李皇帝一看见他就一股无名火从心底里蹿上来。但也就此请打住,因为这样的人不也是您慧眼提拔上来的吗?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