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辽太宗)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
靠别人的力量建立的王朝很难长久存在下去。在称帝之前,辽太宗也做了做表面文章,假装让了让帝位,谦虚一番,但后晋的大臣们被赦免已经很感激他了,谁还敢说别的,于是都说“夷、夏之心,皆愿推戴”,辽太宗表面文章做足之后,也不再让,欣欣然坐上了父亲耶律阿保机早就想坐的皇帝宝座。
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改皇都为上京,升镇州为中京。
但不久,耶律德光就决定退兵了,还有这等怪事?辛辛苦苦打下中原又放弃?其实这与契丹族耐寒不耐热、鼠目寸光的民族习性有关,好比员是一个小偷趁着主人入睡,偷了一把东西就走,要是主人下床那走就来不及了。
由于辽人实施的“打草谷”(即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人民的武装反抗不断,契丹人死伤惨重,厌战心切,耶律德光无法巩固统治,4月24日,被迫离开东京汴梁,率军北返。
路上,辽太宗深刻反省了这次出兵的得失,他自我批评说:“我有三失,所以天下才这样反叛我!纵容投降的将士各地去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自个去打谷草扰民,又是第二失;没有早点派遣领导干部去各镇(相当于省)挂职,则是第三失。”
对于如果治理中原,他也有了马后炮的想法,在给他的弟弟李胡的信中他写道:“我夜里常思考治理中原的办法,看来,只有推心置腹、把控军情、发展民生这三件事最重要。”
既知如此,早干什么去了?但眼下想干也迟了。因为不久他就在河北临城患病,而且病情恶化很快,到了今河北栾城的杀胡林(这地名起得恰如其分),更是高烧不退,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块也无法降温,气息庵庵,终于于大同元年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一命呜乎,辽人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去掉內脏,以盐腌其尸,形同木乃伊,以保证尸体完好运回草原安葬。
纵观辽太宗这个人,对于契丹的贡献很大,尤其在他继位之后,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契丹政治和经济和发展。在政治方面,他完善了从阿保机开始的管制,使之系统化,使辽的官制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在军事方面,他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他经常检阅侍卫亲兵、各部族及各帐军队,以此来充分控制军权,防止异己势力在其中渗透,从而在根本上巩固自己的权势。
他在位期间,整订赋税,奖励耕织,契丹的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辽太宗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他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太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辽的国力。
他用兵时总是趁中原几派势力相争时打着支援一方的旗号进攻,使契丹的领土继续扩大,把疆土一直扩展到黄河岸边,进而拥有了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推动契丹走向了巅峰。
用兵中原是辽太宗经过了长期准备和长期等待的,一旦抓到机遇,他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虽然得胜由于后晋军队的投降,但辽太宗的意志力之强确实令人佩服。
在用兵的过程中,辽太宗的过人谋略也运用得很充分。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汉族官吏的称帝野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和辽太宗多年了解掌握中原的各种政治和军事情报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契丹的本民族文化也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等待最好的时机】
后晋亡后,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割据河东,虽然有了自已的地盘,威震一方,但他并不满足。换做是您处在那样一种位高权重的地位,沒有“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的想法也难。
当时,刘知远表面上说他不想当皇帝,在将士们喊他“万岁”时还让人去制止,板着脸说:“契丹的势力还很强大,我军军威也没有扬名天下。”后来还是郭威来劝说:“现在远近之心,都不谋而同,将军称帝是天意。如果将军不趁势取之,只管谦逊,恐怕会使人心离散,万一有人先行称帝,那就很被动了。”才听了进去。
最后依郭威的建议,在开运四年(公元947年)二月称帝于太原。但他为收军民之心,宣布用石敬瑭原来的年号,不用石重贵的开运年号,到六月,进入洛阳后,他才正式改了国号为汉,因为他觉得自己姓刘,是汉朝王族的后代。历史上称为后汉。先称帝后改国号和年号,在历史上极为少见,这只能说明刘知远为称帝费尽了心机。
刘知远895年生于太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