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灭】
王建听了太子王元膺关于潘峭和毛文锡挑拨离间的小报告后,是气得直跺脚,大发雷霆,准备狠狠地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晓得马王爷究竟长了几只眼?这朝里究竟是你潘、毛还是我王某人说了算?
王元膺出来后刚好唐袭进去,王建就拿这事向他询问。
和王元膺关系一向处于冰点的唐袭回答说:“殿下您可是冤枉好人了!实际情况是太子图谋作乱,想骗来众将、众王来其府上好囚禁起来,然后发动叛乱篡权夺位罢了!”
王建半信半疑,毕竟王元膺已经是接班人了,但接班人等不及篡权夺位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如杨广那个混蛋,于是就让唐袭去召兵前来保卫皇宫。王元膺起初没有作防备,但后来听说唐袭在调动部队,以为是要杀自己,于是一方面派人抓住潘峭和毛文锡关在府中,并鞭打他们;另一方面和伶人安悉香、部将喻全殊率天武兵自卫,并召大将徐瑶、常谦率兵主动出击,去找唐袭的部队交战。
两路的人马终于在神武门迎头撞上了,随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世纪大战,一阵火星撞地球的零距离接触,刀和箭的亲切交谈之后,寡不敌众的唐袭竟身中流箭,落马而死。
这下也由不得王建不相信王元膺是兴兵叛乱了,于是紧急派遣王宗贺率精锐部队讨伐王元膺,王元膺部队被打败溃散逃走,常谦、徐瑶被杀,王元膺则躲藏在跃龙池的栅栏里。
第二天肚子饿得实在不行,出来讨饭吃,被老百姓认出他来并报告了官府,王建护犊心切,生了怜悯之心,派了王宗翰前去招抚他,但还没等到王宗翰到达,就有自作主张的士兵把王元膺杀死(有人怀疑是王宗翰指使)。这时是永平三年(公元913年),王元膺死时才二十二岁。
有句话叫做:“多栽花少栽刺,宁栽花不栽刺”,意思就是不要四处树敌,王元膺,你不懂!
王元膺死了,于是王建只好立幼子郑王王宗衍为太子。
【奇葩的研讨会】
王元膺就像一颗流星一样,在人生的天空中一闪而过,他的死不是偶然的,包含了很多必然的因素,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当一个人突兀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到脑袋的时候,如何做到不被砸死,还能吃到馅饼,我相信这是许多朋友想要了解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就借王元膺同志的案例开一个研讨会,看看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今后想有样学样,离成功只差最后一公里的进步人士好吸取的,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很荣幸的是,获得阎王老先生的恩准,我们也把这个事件的当事人小王同志从地府请来了。
什么?他睡着了?好,就让他先休息一下,毕竟穿越一下时空,要适应一下时间差,空间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考虑到大家工作都很忙,时间也非常宝贵,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我们先探讨第一个问题,天上的馅饼是怎样一下砸到王元膺脑袋的?换句话来说王元膺为什么会一下子成为太子的?如果我沒记错的话,这个前面我们已经交代过了,但现在也不妨再补充一下。
王元膺同志,你就不要睁开眼了,不用激动,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你的事情我们清楚,具体的剖析还是交给我们吧!
自从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之后,培养接班人一事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首先他解决了预谋当太子的养子王宗佶,然后把立亲生儿子当太子之事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但这事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因为王建有11个儿子。
按照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立太子,立嫡立长不成文的普世原则,这位子非长子王宗仁莫属,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王宗仁从小身体有病,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身体虚弱多病之类,那还容易补得起来,而是身体残疾、行动不方便,可以办重度残疾证的那种。要知道太子将来是要当皇帝,代表国家形像的,瞧王宗仁这一副糟透了顶、影响市容的身板,若让他当上了,明显是给国家形像减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不能立为太子滴。
就这样,接班兴业的重担,历史地落在了次子王宗懿的肩上,(不知是他哪辈子修来的福分?)908年,17岁的王宗懿被立为太子,改名王元膺。
王元膺同志你别笑,别太洋洋得意了,等会儿还有你哭的时候。
坦白说,王建从内心里对这个太子并不是很满意,把他立为太子,只是按次序排到了他头上,那也是沒有办法的办法。
这并不是说王元膺有多笨、多没本事,相反,王元膺聪明机敏、头脑灵活、心中有数,史书上说他"警敏知书,善骑射",关于小王同志那极品的骑射功夫前面我们已领教过了,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第一个问题讲完了,下面我们接着再探讨第二个问题,王元膺是怎样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给一下砸死的?
嗳,是谁在哭?哦,是小王同志啊!你就不要哭了,哭伤身体,而且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毕竟事情已经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