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艾玛小姐按部就班过着规律的生活。一年前交往的男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个悲剧没能撼动她自身存在的根基。小林的妻子也没有再联系过她。
又过了半个月,艾玛收到那封所谓写给自己的“遗言”:
世人皆以“”为活下去的借口和慰藉,曰,我未曾过的太多,不能就此罢休。
殊不知世间事物皆混沌。远观倒还成风景印象派也未为不可,走近了便趣味全无。世事皆循一个定理:过才觉无趣。过后只有失望,失望累积起来变成绝望,由此,终结一切。真实的带来的是对现世生活的迫近,一切事物和人性皆有污秽肮脏的一面,若局限于想象中的现实,则可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取舍自己所需,若实无所取之处则可双目闭之。
由此,“”被世人误读久已。后生需谨记“务虚”二字。
这是什么鬼!
但这确实是小林的码发出来的。一定是小林的妻子发给她的没错。她是如何判断这段主题模糊、没有一字一句提及艾玛小姐的话是写给她的呢?
人没了,码却一直沿用至今。代替小林活着。艾玛被这个想法绊住了。
精神的圣地,当你试图真正接近它时,无异于走近一颗定时炸弹,唯一的结果将是你与它同归于尽。
有一段时间,当艾玛小姐只倾心于陕北民歌的苍凉、旷远时,她产生的是对那片土地的强烈向往。然而当她真的去到陕北的黄土坡,看到陕北汉子就一口生大蒜吃一口馒头,身上的羊皮袄乌黑油亮,羊群一过漫天黄土飞扬时,她的幻觉死亡了。因为她知道若真的走近了这种现实,她只会避而远之。
想象是高于现实却容易被现实击垮和毁灭的。
艾玛小姐在内心回应着小林最后那段话。她是想反驳他还是呼应他,她自己也不知道。现实与幻想,就像与务虚一样,是同一件事物的两种说法。其实也是生与死的另一种表达。
接下来的每天早晨,艾玛小姐睁开眼睛后,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又一次收到地狱的退信,死神终于也抛弃了我。世上还有一个、只有一个,痛苦的不得死的灵魂,一个灵魂的孤儿。
她知道自己依然活着,虽然很不爽,而且这个世界也还活着。艾玛小姐那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杀心萌动,死路难赴。“我还活着”这个不祥的事实意味着她还得忍受世界和自己。世间事物都一样,粗糙、孤独、琐细、微不足道且污秽下流,丑陋模糊又混杂,体现不出价值。她为什么还要忍受?
她换过几份工作,搬了好几回住处。现实所具有的力量很恐怖,把她拉向生活这个恶魔的怀抱。然而当她结束奔波,有机会停下来喘息的时候,她又为能够吃到好吃的东西、听到好听的音乐而瞥见自己内心活下去的愿望。
艾玛小姐在这个城市一直生活到65岁,直到去世。她去世时,身边的物品很少:一部破旧不堪的旧,一只mp3,一只行李箱。艾玛小姐通讯录里只有不到10个人,备忘录里写了许多似乎呓语又似乎谵妄的对话。Mp3里只有一支曲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她一直是一个人,保持着简单、封闭的生活方式。就好像她这一生,爱的不是爱人,而只是爱情,她也不是在生活,而是在生活外边。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